中国曾有靠农村消费来拉动不能出口的商品的销售,以稳住经济增长的经验,今天,这一方法还适用吗?近日,著名“三农”学者温铁军在观察者网“经济学家建言2025中国经济”对话时对此问题作出回应。
他回顾说,2008年遭遇华尔街金融海啸,外需大幅度下降,订单撕毁,大量打工者失业时,我国提出了家电下乡,把出口不畅、积压在仓库的出口品,靠农村消费来化解。
谈及我国家电下乡的成功,温铁军指出两点原因。第一大原因是赶上了一系列基础建设的到位。1998年,我国开始用大规模的国债投资来拉动“铁公基”,2005年进一步提出用大规模的国债投资投到乡村,至少投到行政村这一级,使得农村实现“五通”,即通路、通电、通水、通气、通宽带。基础建设的到位,意味着往农村送汽车有路能开进去,往农村送洗衣机有水能使用,往农村送彩电有网络,至少能打个游戏。
第二个成功的原因是,把当时13%的出口退税用来补贴农民。“出口退税其实是补贴海外消费者,这13%还是财政开支,当时把这部分优惠给了农民。只要你是农村户口,你买彩电、电冰箱等家电就给13%的折扣。13%的折扣率很高了,就刺激了农民的消费。并且这一补贴政策并非长期有效,而是设定了特定的实施期限,你不买可就没13%的折扣了,因此也增加了农民的购买积极性,把海边那些仓库里堆积的不能出口的商品清空了。”
不过,温铁军认为,如今我国似乎并不具备靠农村消费稳经济的条件了。他指出,我国的基本建设现在几乎已经饱和了,自然村这一级已经实现“五通”了。农民该买的都已经买的差不多了,现在汽车在农村都已经很常见了,彩电的百户拥有量早就超过100台了,一家不止一台彩电,洗衣机、电冰箱也全都有了。“现在还能买什么呢?”
“我们说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消费的升级,我上一代是缝纫机、手表、自行车,我这代是彩电、冰箱、洗衣机,再下一代是房子、车子,这都是要换代的。但现在,有换代吗?有没有升级的消费需求?如果有哪个是?如果没有,那么现在这些消费品农村的百户拥有率是多少?有数据还好说有没有空间,现在没有这个数字。”温铁军补充说,上一个阶段的消费需求,基本上满足了,新的消费空间恐怕得讨论一下。
“经济学家建言2025中国经济”系列,是观察者网在全国“两会”前推出的重磅系列对话节目,围绕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外贸外资、股市楼市、新质生产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诸多领域的民众关切,邀请多位知名经济学家,前瞻并建言2025年中国经济,敬请关注。
土 wei
收入差距太大是消费不振的根本原因!
qzuser
根本原因是工作都不好找,谈什么消费[笑着哭]
淫淫
只要放开农村宅基地,任何人都能盖房子,而且简化手续,保证会引发一波超级消费潮!
呀杰比亚留不留
AI人工智能下乡吧,这是唯一的出路,因为农村确实没有这个,机器人种地、住家保姆、辅助孩子教育……
沉迷埋胸的十三e
大基建时代,产生了农民工,让农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有钱敢消费,现在农民没有新的增收来源,这个最庞大的群体,消费能力在逐步消失了。
她们都爱爱爱缘
把交“公粮”超过15年的农民,直接提高每个月的退休金到超过15年工龄的城镇职工相似的社保养老待遇,这样立马就把经济刺激起来了。大家说呢?
ymatg
农村消费大有可为!我江苏苏中老家什么都需要!翻建新房、建材、家具、家电、汽车都需要!所以国家要出台政策支持农民扩大消费啊!
123456
说起消费,很多人都愿意消费吧!比如买车换车,还有很大一部分对房子有刚需的。但是收入就这个水平,绝大部分一个月就几千块的工资收入,还要养家糊口,哪有闲钱去大笔开支呢?对于老百姓来说,甭说几万几十万消费,上千元的支出就叫大笔开支了!
qq堂
是啊!卖不出去的东西以补贴的名义卖给农民还美其名曰家电补贴下乡。这些东西在城市有人要吗?
sisor
降本增效,不要劳动者。可是劳动者的另一个身份又是消费者[捂脸哭]
王萌萌
农民养老金基数,提高到800元,农村消费立马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