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8岁小伙穿越鳌太线失联10日后获救,引发关注。
2月19日,九派新闻联系到最先找到失联者的救援人员范先生。他参与过十多次秦岭救援,据他了解,这五年来该男子是鳌太线第一位活着被救下的人。其余人被找到时都已经没了,还有很多连遗体都找不到。“他能活着,主要得益于心理素质非常强大,装备也还算硬核高端。”
鳌太线是一条纵贯秦岭鳌山与太白山之间的线路,也是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被誉为“行走在中华龙脊”上的探险。鳌山穿越到太白山直线距离40余公里,实际距离超过170公里,是中国五大最艰难的徒步线路之一。
《中国鳌太穿越事故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鳌太线穿越事故的发生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2年至2017年夏季,不足五年已累计失踪、死亡驴友多达46人。
2018年4月16日,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省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发布禁止“鳌太穿越”的公告。即使如此,在2018年至2024年,仍有很多驴友非法穿越鳌太线。
救援队和失联者合影。图/受访者提供
[1]参与秦岭救援十几次,他是五年来鳌太线首位活着被救下的人
九派新闻:能否介绍一下鳌太线的基本情况?
范先生:鳌太线俗称为“中华龙脊”,是南北气候的分水岭,气候多变,一天可以体验到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极端天气也是不停变换,雨雪、冰雹、大雾说来就来。
目前已知的徒步鳌太线死亡人数比珠穆朗玛峰还要多。所以早在2018年,陕西眉县、太白县就联合发布公告,全面禁止“鳌太穿越”活动,途中也有设置禁止入内的标语。
鳌太线景观。图/受访者提供
九派新闻:你们得知有人被困后,去鳌太线救援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范先生:我们救援队在2月15日接到求助信息,当天连夜赶往太白县,抵达时已是16日。我们都是登山爱好者,部署完线路和分工、带上专业装备后,16日早晨上山,搜救队伍有西安晨曦减灾应急救援中心、牛马小队、西安鄠邑青年应急救援协会,30多人一共分了五路寻找。
因为他没有提供具体位置,我们只能根据大概方位分路寻找。2月17日11时14分,失联男子在位于秦岭鳌太线2800米营地下方的1.5公里处被我们所在的救援小队成功找到。
九派新闻:你之前参与过鳌太线的救援吗?有人成功得救吗?
范先生:我参与过十多次秦岭的救援,据我了解,这五年来他是鳌太线第一位活着被救下的人。其余的基本上找到时人已经没了,还有很多连遗体都找不到。
九派新闻:你们参与救援的费用由谁负责?
范先生:一般来说我们这些救援队救人都是公益的,但是救援过程中一些食宿的花销是需要被救者家属来负责的。但是有些家属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好,我们就只能自己承担了。
[2]存活得益于心理素质强大、装备硬核
九派新闻:如何找到他的,当时他身体和精神状况怎么样?
范先生:当时我们处于搜救队暂定的集合地,生了一堆火。因为火升起来有烟,失联者闻到烟味的话会呼救。
火升起来后,失联者闻到烟味开始呼喊求援,我们最终锁定他的位置。
找到他时,我们发现他的右手手腕已经骨折,心理防线还比较坚固,心理素质非常好,但是身体各项机能处于低谷。条件有限,我们给他进行了简易的包扎,然后把他带到观测站静养调整,早晨8点钟从观测站往下走,中午12点下山。
范先生所在救援小队和失联者。图/受访者提供
九派新闻:他为什么一个人上山,被困的原因是什么?
范先生:他没有找到同伴,所以才一个人去的。他说只知道鳌太线是非常著名的户外穿越线路,并不知道私自穿越是非法的,只是想走一下证明自己,没有预估到足够的风险,才发生意外。
前面几天他一直按照既定路线走,被困主要是因为他携带的所有电子设备都没有电了,只能凭感觉、沿着溪流的方向在山里瞎走,最终迷了路。
他携带的设备比较硬核,食物也充足,但中途不小心滑坠,食物和一些设备都弄丢了。所以他后面四天四夜都没有食物果腹,没有帐篷避风,渴了就吃点儿雪,在观测站吃了一些别人遗弃的食物,饿极了还把随时携带的一管牙膏吃了一点儿。晚上就找个避风的地方,铺点儿干草睡觉。
山上夜晚气温零下20摄氏度左右,还好他穿着硬壳冲锋衣和羽绒服,比较保暖,这才勉强熬过低温。
九派新闻:他现在情况怎么样?
范先生:目前没有生命危险,但是需要一段时间恢复。
[3]什么季节都不适合徒步进入秦岭
九派新闻:他此前登山的经验丰富吗?
范先生:他之前登过五岳,还爬过雪山玉珠峰。但在秦岭这边,他不属于经验丰富的。因为他此前攀登的虽有难度,但毕竟属于设施比较完善的景区,气候也没有那么多变。
这次徒步鳌太线他应当认为自己做足了准备,但他对秦岭了解还是太浅,这里需要更加专业的设备和深入的认知。
他其实携带了充电宝,但鳌太线是上一秒晴空万里,下一秒就可能雨雪冰雹的地方,一旦降温,充电宝会被冻坏,只有专业的耐寒充电宝才能在这种极端天气下正常使用,当然价位也比较贵,可能1万毫安的就要500元左右。
九派新闻:这次救援途中有碰到其他登山者吗?你对那些热爱去险地探索的人有什么建议?
范先生:没有,救援沿途都没见到人。大家尽量去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徒步或登山,去之前也要做好充足的功课和准备,沿途要定时跟家属或朋友报备自己的方位和情况。不要在网上刷到“小小什么山,轻松拿捏”之类的帖子后,就觉得可以挑战大自然,这样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发现情况不对或遇险了,要第一时间跟救援队或警方联系,以便及时组织有效救援。还可以在山上找一些类似监测站的地方避难。
总之秦岭这一块儿,不论什么季节、什么情况,都是不适合徒步进入的。而且这里是国家明令禁止入内的地方,擅自入内是违法的,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将失联者送下山后,相关部门也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处罚。
九派新闻记者辜子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