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彭山开展电动车消防安全宣教活动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人民网成都2月18日电(赵祖乐、王晓红)2月17日,眉山市彭山区消防救援大队创新宣教形式,在辖区高级中学开展“电动车消防安全进校园”主题活动。活动通过“沉浸式”教育体验与“互动式”知识传授相结合的方式,为师生构筑起立体化消防安全防护网。

据悉,本次活动紧扣《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新国标要求,针对校园内普遍存在的电动车违规充电现象精准施策。在警示教育环节,消防宣传员特别选取2023年全国范围内发生的6起典型电动车火灾案例制作专题片,通过三维建模技术还原电池爆燃过程,科学解析短路起火0.3秒内释放高温烟气的物理特性。

“视频中那个在楼道充电引发整栋楼起火的案例,让我深刻认识到安全隐患就在身边。”高二学生李娜在观影后感慨道。

在理论宣教阶段,消防教员创新采用“以案释法+情景模拟”教学模式。通过拆解展示存在鼓包、漏液的锂电池实物,结合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接报电动车火灾2.1万起,较2020年上升23.6%的严峻形势,系统讲解电动车选购、使用、报废全生命周期安全规范。重点剖析”飞线充电”“人车同屋”“堵塞通道”等八大常见隐患,现场演示智能充电桩正确使用方法。

此外,为强化实践能力,活动特别设置“安全卫士”实训课程。在消防员指导下,学生代表还操作热成像仪检测充电器温度异常,学习使用灭火毯处置初期火情。校方同步启动“安全隐患随手拍”行动,动员师生利用课间时间排查校园充电区域,通过”彭山消防”微信公众号实时上报风险点。

“我们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新学期德育课程体系,计划每月开展应急疏散演练。”该校安全办主任王老师介绍,学校已着手改造地下车库充电设施,配置智能烟感报警系统、干粉自动灭火装置等安防设备。

彭山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表示,此次宣教活动是“消防安全开学第一课”系列行动的重要环节,后续将在全区23所中小学推广“家校联动”机制,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辐射效应,筑牢民生安全防线。

据了解,眉山市彭山区自开展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以来,已推动建成集中充电场所127处,安装智能充电接口2300余个,推动消防安全从“事后处置”向“源头治理”转变。此次校园宣教活动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创新举措,切实提升了师生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构建平安校园提供了鲜活样板。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