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丨每天认识一件文物:双孔石刀

双孔石刀

石刀作为古人收割禾穗的农具,早期其实是没有孔的,一般只能用手直接握住使用,不便拴绳,因此也不便发力,效率很低。钻孔的目的,是便于拴绳。将绳索穿过孔后,绑缚在石刀背脊部,再将手指套入,确保石刀在使用时的稳定和牢固,以便发力收割,从而提高效率。

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均记载夜郎古国“邑聚,耕田”,说明贵州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2004年,贵州省考古研究所在威宁县中水镇吴家大坪发掘采集到一批水稻标本,经碳14年代测定法进行测算,为距今三千多年,比史料记载贵州种植水稻的历史还早一千多年。同时,这些古人精心储藏、今天已经炭化的水稻实物标本,充分显示贵州先民们不仅大量种植水稻,并且尚未吃完。换句话说,贵州多地发现并出土的穿孔石刀,确实起到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作用,使得家中还有余粮。

你喜欢的早安文物,都在这里↓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