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周原遗址入选“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宝鸡融媒祝嘉)2月19日,“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上揭晓。宝鸡周原遗址榜上有名。

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建的周原考古队,把探索城垣结构、道路网络、池渠水系、建筑群落作为田野考古的“金钥匙”与“总开关”,通过“大范围追踪性钻探”与“重点部位针对性发掘”,发现了西周时期宫城、小城、大城三重城墙,以及先周、西周与战国时期大型夯土建筑群,确认了周原遗址是先周都邑,乃古公亶父迁岐之地,有力地推进了先周文化等重大学术问题的深入研究。

发现的西周大城建于西周晚期,为目前发现最大的西周时期城址,面积520万平方米。小城位于大城西北部,城墙始建于商周之际,废弃于西周末年至春秋初年,小城面积175万平方米,大于以往发现的同时期城址规模。宫城位于小城北部正中,年代基本与小城共时,面积约50万平方米,南墙由5个东西向夯土板块组成,总宽13米,基槽以上墙体高1米左右。

在遗址西南部的王家嘴区域,考古学者发现了2座大型建筑的基址。其中,一号建筑南北总长68米,东西宽34米至37米,面积逾2500平方米,由门塾、东西厢房、前堂、后室、前后庭院构成。这是周原遗址第一座完整揭露先周文化的大型建筑,也是目前所知最大的先周文化建筑。

此外,在宫城东南门西侧的壕沟内,发现了200余片卜甲、卜骨残片,初步辨识出刻辞180余字,这些甲骨文,涉及天文历法、历史地理、军事战争等多方面,是西周甲骨文的又一次重要发现,对解开西周诸多历史谜题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承办。此次入选“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项目还有:吉林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浙江仙居县下汤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安徽淮南市武王墩战国晚期一号墓、江西景德镇市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