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好像没有看到回信,但在未来30年间,我走上社会之后,已经慢慢找到答案了。”30年前,给董浩叔叔写信提出自己疑惑的黄莹已经有了深刻感悟。
1994年,就读于武汉新河街小学六年级的黄莹给当时主持《大风车》等少儿节目的董浩叔叔寄去了一封信。信里,她写下自己的疑问“为什么男才子要比女才子多?在我眼里,男女才华一比一”,并在信尾表达愿望,“希望世上涌现出更多著名女才人,和男子一起建设祖国。”
2025年2月16日,董浩在社交媒体上寻找30年前给他写信的“小黄同学”。经过校方查找,黄莹终于被找到,她现在是《长江日报》的一名记者。
2月19日,黄莹向九派新闻表示,随着她毕业后逐渐走上社会并进入记者的岗位,时代已经在悄然间给出了答案。她目睹了越来越多优秀的女性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她们在各行各业都展现出非凡的能力。
小学期间,黄莹在同龄人中当中比较“早慧”,思考问题比较深刻,求知欲很强。她的成绩优异,学习也很用功,但心里一直有疑问。
“我一个女孩子,这么勤勤恳恳地去努力学习,最后我到底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黄莹。后来,通过阅读书籍和报纸,她发现,在全球范围内,那些声名显赫、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大多数是男性。而女科学家、女企业家等很少。
当时,她的心里很迷茫,难道女子真的不如男吗?自己这么认真地学习,能不能像那些男性一样,取得很大的成就呢?
正巧,当时董浩开通了信箱,由于经常看他的节目,黄莹对这位优秀的主持人很崇拜。于是,她鼓起勇气,很认真地写了一封长信,希望自己的疑惑能得到解答。
由于成绩优异,黄莹一路读了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读研期间,她保研到了外语专业,但为了以后能进入媒体工作,她主动申请转专业至新闻学。2006年毕业后,她如愿成为一名媒体人,在报社担任记者、编辑。
她表示,进入新闻行业后,自己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看到了越来越多优秀女性的身影。有杰出的女科学家、女企业家、女飞行员等等,女性的身影已经遍布各行各业。虽然并非所有人都在世俗意义上取得了成功,但她们都在为社会创造着价值。“小时候,我的想法是有一定时代局限性的,但长大后的我已经慢慢找到了答案。”
“这样看来,有没有收到回信已经不重要了,但是现在我知道,董浩叔叔真的给我写了回信,我内心满是感动。”她说,自己更没有想到,30年后,这封信竟然能再次出现,并被拿出来分享。
这封信的出现,也瞬间把“80后”们带回了那段充满纯真和梦想的童年。许多网友看到后纷纷留言,“简直要泪目。”黄莹称,以前,写信是一件非常正式的事,承载了当时的情感。当她看到这封信,就好像在和11岁的自己对话。她和很多“80后”一样,非常怀念自己的童年时光。
她说,如果后面董浩叔叔还想跟她联系,她会非常乐意。她很希望能和他见一面,聊一聊现在的故事。
九派新闻记者曾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