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到“回南天”季节了!天气潮湿易导致多种皮肤病,预防关键是……

春节过后,湿冷的“回南天”悄然来袭,鹭岛时不时会盖上一层“雾被”,不少人因天气潮湿而得了皮肤病。

“回南天”为何易得湿疹等皮肤病呢?医生说,“回南天”的高湿度会破坏皮肤屏障,使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感染,闽南是湿疹高发区。除了湿疹,湿冷天气还需注意股癣、足癣、毛囊炎等感染性皮肤病。

病例

皮肤皲裂像碎裂的瓷器

60岁的李女士最近发现,小腿前侧出现了大片的红斑、丘疹,皮肤像碎裂的瓷器一样皲裂,还伴有脱屑和剧烈瘙痒。起初,她以为只是普通的皮肤干燥,便自行涂抹了一些润肤霜,但症状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每天晚上都痒得睡不着,忍不住去抓,结果越抓越严重,皮肤都抓破了。”李女士无奈地说。

在女儿的陪同下,李女士前往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简称二院)皮肤科就诊。经检查,李女士被确诊患了“皲裂性湿疹”。该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陈楠认为,李女士冬天常穿化纤材质或人造绒的打底裤和丝袜,这些衣物不利于皮肤呼吸透气且对皮肤束缚过紧,容易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加上冬天皮肤干燥,最终诱发了湿疹。

“湿冷天气中,皮肤屏障功能较弱,加上外界刺激,湿疹更容易发作。尤其是穿化纤材质的丝袜或打底裤,不仅会刺激皮肤,还可能影响下肢血液循环,进一步加重症状。”陈楠提醒,湿疹切忌抓挠,感到不适请立即就医。

分析

多因引起闽南是高发区

“湿疹并非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陈楠介绍,外界刺激如日光、紫外线、寒冷、炎热、干燥、多汗、搔抓、摩擦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学物质等,日常生活用品如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内在因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胃肠功能障碍、精神紧张、失眠疲劳、感染病灶及内分泌失调等,均可产生或加重湿疹。

厦门市第五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安彩霞说,从西医的角度看,潮湿的环境是湿疹的重要诱因之一。“回南天”的高湿度会破坏皮肤屏障,使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感染。空气中的尘螨、花粉等过敏原也可能引发或加重湿疹。此外,父母或长辈有过敏史,后代患湿疹的几率会显著增加。

安彩霞提醒,闽南是湿疹的高发区。“某些食物如鱼虾、海鲜、辛辣食品等,可能诱发或加重湿疹。此外,使用含有过多化学添加剂的护肤品或清洁剂也可能刺激皮肤,导致湿疹发作。”

治疗

科学管理防止反复发作

湿疹根据症状可分为急性湿疹、慢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发病年龄层较广。安彩霞说,湿疹虽然无法根治,但通过科学的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保持皮肤清洁、保湿,避免诱发因素,及时就医,是管理湿疹的关键。

受家族病史的影响,17岁的小李患湿疹多年,每逢湿冷天气便感到瘙痒难耐,以至于影响睡眠,成绩也大受影响。去年冬天,小李的症状再次加重,皮肤甚至出现了渗水和感染的情况。安彩霞接诊后,起初通过药物治疗,使小李的症状在一天内便得到有效缓解,此后坚持用药。目前,小李学习、生活恢复如常。

“湿疹和感冒一样,这次治好了,下次可能还会发作。但只要科学管理,患者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安彩霞提醒,一旦发现湿疹症状加重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预防

衣物透气皮肤适度保湿

“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屏障,因此湿疹的预防关键在于维护皮肤屏障功能。”陈楠提醒,在潮湿的“回南天”,除了湿疹,还需注意股癣、足癣、毛囊炎等感染性皮肤病。尽量选择穿纯棉、透气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降低皮肤病的发生概率。

潮湿天气,皮肤仍需保湿。安彩霞建议,最好选择清爽型保湿产品,如保湿水、保湿霜,避免使用过于黏稠的产品,从而导致细菌滋生。保湿频率可根据个人肤质调整,但不宜过于频繁。此外,“回南天”出现时,人容易浑身黏糊糊的,“建议洗澡频率不宜过高,一般一两天洗一次。水温控制在36℃到40℃之间,不要过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干燥。”

安彩霞建议,可以适度从事体育活动,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同时将湿气排出体外。还有,闽南人爱喝汤,汤中添加一些中药材,可有效调理身体、预防湿疹。

(文/厦门晚报记者陈恩泽通讯员高莹凌梓漫画/小牛)

0 阅读:1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平台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并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