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禾智能接待13家机构调研,包括浙商证券、源峰基金、西南证券等

金融界 2025-02-20 21:19:36

2025年2月20日,佳禾智能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2月20日接待浙商证券、源峰基金、西南证券、中邮基金、银华基金等13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佳禾智能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2人,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夏平,投关经理程维荣。调研接待地点为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据了解,佳禾智能在展厅中展示了其发展历程、研发生产布局和主要产品。在交流座谈中,公司对AI/AR眼镜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市场关注度提升和销量增长将推动市场规模扩大,技术进步将提升用户体验和渗透率。公司还强调了AI大模型与消费电子产品融合的广阔前景,尽管存在硬件算力和功耗的挑战。佳禾智能已与多个知名品牌合作,实现智能音频眼镜及AR眼镜的规模化量产,并计划继续深耕眼镜赛道,开拓新客户。

据了解,佳禾智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策略包括其作为早期进入眼镜行业的ODM厂商的技术积累,以及高规格智能眼镜专用产线和XR整机全链条开发能力。公司2024年营收小幅增长,但归母净利润有所下降,主要受客户结构变化、产品迭代、管理费用增加、研发投入加大、财务费用增加和减值准备计提等因素影响。公司计划通过精细化管理和费用管控来应对净利润下滑的问题。

据了解,佳禾智能2024年全年业绩预告显示营收同比小幅增长3.8%,归母净利润约为5000万元-6000万元,同比有所下降。毛利率下降约3%,毛利额减少约6100万元。公司将注重精细化管理,确保生产效率的同时,注重费用管控,以应对利润下滑的挑战。

调研详情如下:

一、参观展厅:由投关经理程维荣为投资者讲解了公司发展历程,研发、生产布局、主要产品等情况。

二、交流座谈

1、请问公司如何看待AI/AR眼镜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答:从2024年下半年以来,市场对AI/AR眼镜的关注度显著提升。随着手机品牌商、互联网品牌商、传统消费电子品牌商等各类企业的进入,智能眼镜及AR眼镜预计销量将快速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技术层面,大模型、芯片、光学等技术持续进步,将为用户带来更优体验,进而提升眼镜品类的渗透率。眼镜形态的出现推动了消费电子行业的创新,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和商业机会。

2、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司如何看待AI大模型和消费电子产品的融合进程?

答: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AI大模型和消费电子产品的融合进程正不断加速且前景广阔。从积极方面来看,这一融合能够大幅提升消费电子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能实现更自然的交互、更个性化的服务和更强大的功能,如AI手机的影像和智能助手升级、AIPC办公效率提升等。但另一方面,融合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硬件算力和功耗需要跟上AI大模型的发展,尤其在注重便携的穿戴类消费电子领域,续航能力将成为需要市场共同攻克的技术难题。

3、当前市场AI/AR眼镜关注度较高,公司有何哪些客户开展相关合作?进展如何?

答:公司已成功与安克、天猫、哈曼、影目科技等一众行业知名品牌客户达成深度合作,实现智能音频眼镜及AR眼镜的规模化量产。目前公司持续在为影目科技生产INMOGO2,为仙瞬科技生产搭载Digiwindow技术的创新眼镜产品。未来公司会持续深耕眼镜赛道,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积极开拓新客户,把握市场发展机遇,为后续的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4、市场上越来越多友商在进入眼镜赛道,公司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答:公司是较早一批进入眼镜行业的ODM厂商,在智能眼镜生产的领域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公司有高规格智能眼镜专用产线,包含光机、波导、摄像头来料检测,自动化双目合像设备,高等级防尘车间等。公司具备XR整机全链条开发能力,整机方案能够覆盖行业主流及发展趋势的全部选型,包括音频眼镜、拍摄眼镜、一拖二、二拖二双目单绿、全彩方案等。公司将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保持公司在该领域的竞争优势。

5、请问公司2024年全年业绩情况如何?2025年如何展望?

答:公司2024年度业绩预告已经于2025年1月24日进行披露。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有小幅增长,涨幅约为3.8%。归母净利润约为5000万元-6000万元,同比有所下降。受到客户结构变化及产品迭代影响,公司毛利率下降约3%,毛利额减少约6100万元。上述的数据均是未经审计的数据,更为精确的全年业绩情况还请以年度报告数据为准。

6、公司净利润下滑幅度明显,请问具体原因是什么?后续会有哪些相应改进措施?

答:公司利润下滑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1)松山湖总部运营中心、江西产业园管理费用同比增加;(2)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费用同比上涨;(3)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计提使财务费用同比增加;(4)公司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与计提存货跌价同比有所增加。后续公司将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在确保公司生产效率的同时,注重费用管控。

本文源自:金融界

0 阅读:1
金融界

金融界

财经媒体、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