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0日讯今晚7点,《问政山东》栏目进行第186期直播,本期节目问政的主题是“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
最近,德州临邑县多个村的村民反映,村里的健身器材严重老化,一直没人出面修理,也找不到报修的部门。
临邑县翟家镇东马村的健身器材安装在村庄主干道两侧。记者来到现场看到,太极轮健身器材缺失了两个转轮,已经无法正常使用。腰背按摩器也已经锈迹斑斑,按摩滚轴无法转动。
村民告诉记者:“安上就不管了,坏了也有两年了。”
相隔不远的小杨家村,有一处篮球广场。两年前,篮球架上的球筐断裂脱落,篮球架变成了光秃秃的木板,一度热闹的篮球场因此冷清下来。
村民们说,他们向村委反映过健身器材损坏的事,但始终没人维修。记者用手机扫描健身器材上的监管二维码,线上报修系统显示错误信息,设备上的网址也一直无法访问。
这是怎么回事?记者首先找到了临邑县翟家镇政府了解情况。工作人员是这么说的:“这种东西没有人管,哪个村里都没有完好无损的。”
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和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应当对该公共场所和居民住宅区配置的全民健身器材明确管理和维护责任人。村里的健身器材出现损坏,到底该找谁维修?
临邑县翟家镇政府工作人员认为:“村里应该注意维修保养。”
村里和镇上都不愿出面维修,临邑县体育主管部门有没有办法?
临邑县教育和体育局工作人员表示:“所有的器械器材,村里可以申领。申请之后要签捐赠协议,以后的维修保养由村里负责。像这个篮球圈,坏了自己花钱去买,因为已经捐赠给村里了。”
在今晚节目现场,省体育局党组成员、省体育总会专职常务副主席李敬生表示:“出现这些情况,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健身器材的存量越来越大,经过多年的积累,很多都到了维修更新的集中期。第二就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这一点在基层、在农村尤为突出。第三点就是在落实维修基金的保障机制方面,基层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健身器材的维修更新,涉及面大,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山东将这项工作列入了2025年重点解决的20项民生实事。省体育局作为主管部门,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市县三级联动,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形成健身器材更新维护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