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日志|刘纯:擦去球鞋上的泥渍,洞见真心

[名片]

刘纯,女,1990年出生,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一级教师。2018年调入桃江县灰山港镇紫荆花小学,现任该校六(42)班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曾获评桃江县“青年五四奖章”“骨干教师”,入选湖南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

[日志]

2月17日,新学期正式开学第一天,小雨。

今天下班回家后早早辅导完孩子们的功课,我还有一项特殊的任务。

小苏(化名)已进入初二新学期,学习科目增多、生活压力变大,不知道他还适应不?我早早决定在新学期开学时去探望他。而对他所有的牵挂与担忧,都要从2年前发现他球鞋上的泥渍说起。

“刘老师,小苏好像在哭,他爸爸好像生病住院了……”刚休完产假的我接手毕业班新班级,某个天气阴沉的午后,班长支支吾吾地跟我说。

无法看清小苏的脸,我朝着教室里趴在桌上哭泣的身影走去。当我正努力思考如何开口询问他的近况时,他那双泛黄的旧球鞋上的泥渍,还有袖口上破洞处七歪八扭的针脚刺痛了我。

这是一个不幸的孩子:母亲早逝,父亲患上重病。小小年纪便失去了生活的依靠。

年幼的孩子如何撑起一个家庭?

“如果我们每人省下一包零食钱,或许就能为同学家的雨天撑一把伞。”正值学雷锋月,经学校批示后,当月的“撑伞”企划在我的发动下展开,老师同学捐献的共计1万多元善款交到了小苏爸爸手中。

除了经济上的资助,让他从自卑的情绪中走出来同样重要。

我发现小苏尽管平时沉默寡言,但是思维敏捷活跃。于是我联合其他老师,鼓励他在课上积极发言,下课和班上的同学们一起带他做游戏。终于,少年脸上的阴霾逐渐消散了,成绩也在不断上升中。他顺利步入了初中。

今晚来到小苏家中,遗憾得知他父亲的病情并未好转,少年心事依然沉重。我帮他重新整理校服上凌乱的帽子,俯身帮他整理鞋带、擦了擦鞋面上的泥土,鼓励他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在逆境中坚持,我们也将永远站在他的身后。

小苏点了点头。

我越来越发现,呵护田野上的孩子们,需要扒开外层的泥土,需要一颗真心。在乡村小学扎根的8年里,真心的力量在不断生长。

留在乡镇上学的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隔代观念差异、学习条件参差,是我面临最棘手的问题。这也提醒我,在做好日常教学工作之外,还需花更多时间照拂他们。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部分孩子天不亮就来到教室,我也早早赶到教室陪伴他们进行计算练习;怕孩子们跟不上课堂产生自卑、厌学等情绪,就在课后服务时为他们详细讲解习题,边送他们回家边聊天……

志溪河畔,紫荆花开了一茬又一茬。

这种早出晚归的生活,在毕业季长出累累果实。看着他们脸上笑容越来越灿烂,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欣慰。近3届毕业班在全县六年级学业水平调研考试中都跻身前十,去年的桃江县灰山港镇创新拔尖人才选拔大赛中,我们班也有6名孩子进入全镇前十。

真心最终也换回了真心。

“刘老师,快毕业了,我们有点舍不得您……”一届又一届的孩子们离开紫荆花小学,即将开启初中生活时,班上总有几个“小哭包”。作为毕业班的老师,我们又何尝不是相同的心理呢?心中既舍不得倾心浇灌的花儿们,又期待着花儿们能开出更绚烂的未来。

当我成为教师的那一天起,这一矛盾的心情就始终在我心头缠绕,未来也将长久留存于我的教师职业生涯中。

伴随着新学期的铃声响起,我知道我又要重新出发了,用真心载着孩子们驶向更广阔的起点。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周顺整理)

1 阅读:13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平台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并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