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血液应如右管般,血清离心后,上清液血清呈清澈淡黄色。小王的上清液血清(左管)已呈白色乳糜状。(医院供图)
近日,厦门眼科中心眼底病科接诊了一例罕见的高脂血症性眼病案例——29岁的患者小王因甘油三酯超标50倍导致左眼出现“胶冻状房水”,经多学科联合治疗后成功恢复视力。
突发:左眼红肿疼痛视物模糊
据接诊的厦门眼科中心眼底病科龚颂建主任介绍,患者小王才29岁,却有10年糖尿病史。他长期未规范用药及监测血糖,近期突发左眼红肿疼痛、视物模糊。经检查发现,其左眼前房充满乳白色“胶冻状房水”,双眼已出现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高脂血症眼底改变。更令人震惊的是,其甘油三酯值高达60.84mmol/L(正常值0.45-1.7mmol/L),超过正常值50余倍。
“正常房水应如清水般透明,而小王的房水已完全乳糜化。”龚颂建解释,乳糜性房水在临床上极其罕见,因房水中本不含脂蛋白,持续性乳糜化多与严重高脂血症相关。当甘油三酯浓度过高时,脂蛋白颗粒可突破血-房水屏障,形成特殊的乳糜现象,若不及时干预将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伤。
医疗团队采取降脂、控糖、抗炎“三线并进”方案:通过强化降脂治疗迅速降低小王的血液脂质浓度,同步规范胰岛素治疗稳定血糖,配合局部糖皮质激素控制前房炎症。经系统治疗,小王的房水乳糜现象逐渐消退,视力得以保全。出院时小王感慨:“原以为年轻扛得住,没想到慢性病不管控后果这么严重。”
提醒:慢病管理需“眼脑并用”
龚颂建特别指出,该案例暴露出两大健康管理误区: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筛缺失:90%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患者可通过早期筛查避免;
2.代谢异常叠加危害:高血糖+高血脂形成“代谢风暴”,加速微血管病变进程。
龚颂建建议糖尿病患者至少每半年进行眼底检查,同时定期监测血脂指标。当出现飞蚊症加重、视物变形、眼红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
(厦门日报记者刘蓉通讯员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