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小羊初长成

“什么是胚胎移植啊?”

“这移植来的胚胎,生出来的小羊羔好养活不?”

“这胚胎移植技术是不是挺费钱啊?”

……

自包头市达茂旗西河乡大规模实施肉羊胚胎移植以来,西河村党支部领办的内蒙古共盈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官蛇已经记不清回答了多少这样的问题,他总是一遍遍耐心地解答:“这技术是国家推广的,大家就放心吧,我们用事实来说话。”

西河乡胚胎移植小羊羔初长成。

去年7月,达茂旗西河乡在厂汉村和西河村两个合作社成功为1000只基础母羊进行了胚胎移植。如今半年多时间过去了,效果怎么样?

2月18日,记者来到内蒙古共盈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探究竟。

刚走进合作社,便传来此起彼伏的羊叫声。打水、撒草、撒饲料......合作社工作人员有序地忙碌着。经胚胎移植生产的东弗里升和萨福克羊羔萌态十足,它们一个个竖着耳朵,顶着圆圆的脑袋,时而低头吃草,时而好奇地看着四周。

合作社工作人员有序地忙碌着。

“我们合作社进行了两批次的胚胎移植,大概对380只基础母羊进行了胚胎移植,目前成活率达到85%左右。当初根据市场调研,品种确定为东弗里升和萨福克,这两个品种的优点主要是出肉率高、产羔多、产毛多、产奶多。”张官蛇向记者介绍道。

为推动达茂旗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优良肉羊品种的繁育和推广的同时抓实草畜平衡,西河乡依托胚胎移植,走上了少养、精养的路子。胚胎移植将优质母羊作为供体培育出更多良种胚胎,借助普通母羊培育出良种羊,提升优质肉羊的繁殖力。如今合作社健康长大的小羊羔是胚胎移植生物技术的结晶,也标志着此次胚胎移植繁育的成功。

小羊羔萌态十足。

听着不绝于耳的羊羔叫声,张官蛇信心满满:“这次胚胎移植很成功,后期我们会将优质的种公羊提供给周边的农户,提高肉羊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肉羊品种改良,同时也能增加养殖户的收益。通过生产性能和品质的提升,间接解决草原过牧问题,提高养殖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我们达茂旗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蔡冬梅

达茂旗融媒体中心:赵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