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开采在即,在武义县壶山街道上端头村的茶山上,茶农们正忙着为茶园清沟排水、追施春肥。而山脚下武义熟水茶业有限公司打造的“共享茶厂”里,一场生产设备升级战已提前打响。
2月20日,记者在“共享茶厂”看到,900平方米的车间内,整齐排列着大大小小近50台茶机,负责人鲍王栋正和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的工程师商讨电路优化方案。“新增的十台茶机即将到位,必须赶在春茶季前完成优化。”鲍王栋介绍,去年春茶季设备日均运转超20小时,累计加工鲜叶超10万斤,产能基本饱和,而今年的加工量预计增长20%以上。“茶农的生产需求在增加,我们的生产能力也得跟上。”
除了优化电路,合理布局新增茶机,鲍王栋还打算同步植入智能电控方案,从而对部分茶机进行改造升级,提高茶叶加工水平。例如现在的茶叶揉捻机,受定速运行影响,前期转速过快,容易把茶叶揉碎,电控改造后可以实现变速运行,提升茶叶品质。记者注意到,该“共享茶厂”里的不少机器都有过改造:茶叶输送机添设风扇使茶叶快速降温保持翠绿色泽,茶叶脱毫机上增加除尘设备减少茶尘……这些创新源自鲍王栋丰富的茶叶生产经验。“他可是全国技术能手,有他把关,我们放心。”茶农温田旺说。
今年,温田旺将继续委托“共享茶厂”加工茶叶。“过去卖鲜叶看天吃饭,现在加工成干茶每斤增收20%以上。”温田旺说,很多茶农和他一样,早就想自己加工茶叶,无奈规模茶厂不接收零散加工业务,小作坊又无法保障加工品质,而“共享茶厂”破解了这道难题,茶农可以自己动手加工,也可以委托茶厂加工。截至目前,该“共享茶厂”已服务周边茶农4000多户。“‘共享茶厂’不仅让茶农实现‘鲜叶变商品’的跨越,更通过标准化生产培育出多个自主品牌。”市经济特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张旭升说。
茶厂外的山坡上,一垄垄茶树已萌发新绿。据统计,我市现有茶园36万亩,年产值近24亿元,武义“共享茶厂”的创新实践,正为我市茶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