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黄慧仙通讯员张桂芬潘迪雅徐帆宋豪亮
2月21日一早,祝黎明就驱车来到镇上的农资店,采购今年春耕所需的净种药等农资产品。
41岁的祝黎明是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清源村祝家村承包大户,家里的200多亩地即将迎来播种。
“已向种子公司订了160斤水稻种子,估计很快到货了。这几天在家整田、筑田地,就等着接下来播种了。”他说,届时种子在净种药中浸泡消毒后,经过沥干、催芽等一系列流程,种子就能顺利播种了。
翻耕稻田、采购农资、运秧插秧……眼下全省各地抢抓农时,积极做好春耕备耕工作,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
农资产品陆续进入需求旺季。
在云溪乡的佳明农资店,最近像祝黎明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货架上、仓库里摆满了各类种子、化肥、农药,农资产品一应俱全。
“2月以来,化肥已经卖了100多吨,水稻种子的订单也有2万多斤。”农资店老板顾雪金告诉记者,最近店里的肥料和种子卖得最好,接下来,像除草剂之类的农药需求量估计也会明显增加。这样的情况预计将持续至3月下旬。
金华瑞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晓莉也有类似的感受:“正月十五过后,公司肥料日出库量已达六七十吨,预计未来几天出库量会达到100吨以上。为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公司提前谋划,目前已储备肥料3000多吨、农药200吨,农资供应充足。”
近年来,科技赋能,让春耕备耕更加高效绿色。
在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观音堂村,春化后的冬小麦迎来关键生长期。运用AI编程技术,播撒无人机在麦田上空有序作业,肥料均匀地落在麦苗上。“与人工追肥相比,无人机追肥高效省时,通过精准的定位和变量施肥技术,确保每一株麦苗都能得到养分。”善琏镇农业条线负责人说。
农民种田也装上了“数字引擎”。在南浔区和孚镇,依托数字孪生的“数字大田”,农田里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参数都可实时同步到大户手机上。
那么,如何科学选择种子、农药等农资产品?如何做好病虫害预防?针对春耕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农业专家为广大农户提供了建议。
省农科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徐红星说,最近农资采购进入高峰期,建议农户从正规渠道采购相关产品。在种子的选择上尽量选择抗性品种;同时,购买农药时可关注全国农技中心每年公布的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报告,确保科学合理用药。
“春季水稻上越冬二化螟化蛹高峰期,有条件的田块的可通过翻耕灌水灭蛹技术,降低二化螟的种群数量。”徐红星说,在育秧阶段,做好种子处理也可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此外,专家提醒,农户要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倒春寒准备;同时,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植保器械检修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