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颜石敦蒋睿通讯员冯鼎新
2月19日,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能源环保部办公室,主任工程师徐文婷和团队正在进行一项技术攻关。
徐文婷,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通过校园招聘引才活动来到湘钢,先后安排到多个重要岗位锻炼,3年内成长为省级“小荷人才”。目前,湘钢集聚大批天南地北知名高校的青年人才,其中12人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湘潭市抓住长株潭人才一体化发展机遇,纵深推进“人才强市战略”,打出引育用留“组合拳”,吸引大批青年人才在这里激扬青春、成就梦想。
外引内留集聚青年人才
湘潭市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开展招聘引才活动,清华大学、西安交大、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都留下湘潭人才工作者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送考上门、送岗上门、寻访“千里马”的身影。
仅2024年,该市拿出300个机关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岗位,赴北京、上海开展引才活动,引进一批大数据、产业金融、现代文旅、教育医疗等领域的硕士以上学历专业人才。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服务、市场引猎”引才机制,探索组织产业链重点企业赴深圳猎聘一批职业经理人、成熟技能人才和青年工程师。
湘潭市科教资源丰富,拥有12所高校,每年大学毕业生约6万人。该市着重抓城市体验促情感认同、抓实习见习促先手储才、抓招引活动促便捷就业、抓岗位供给促优质留潭,组织开展“百家名企高校行”“高校学子名企行”“湘潭名企外地高校行”等线上线下引才活动,深化“智汇潇湘鸿雁之约”聚才交流活动,让更多在潭高校的青年人才了解湘潭、关注湘潭、信任湘潭、选择湘潭。
2024年,该市各类高校毕业生来潭留潭回潭就业创业1.67万人,毕业生留潭就业率20.35%,实现毕业生留潭就业率5年连续增长。
多措并举培育青年人才
人才犹如良种,湘潭市多措并举培育守护青年人才,助力青年才俊“赢在湘潭”。
大学是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最主要的“策源地”,湘潭市开启高校毕业生创业全链条孵化行动,新增青年就业服务驿站12个,建成青年创业孵化基地13个。一场场创业导师宣讲活动、一次次创业夜谈沙龙活动走进在潭高校,为广大高校毕业生上门提供创业项目策划、商业模式优化、技术创新指导、市场开拓策略、投融资对接等专业服务。在湘潭,2024年平均每天增加5家青年人才创业主体。
培育青年人才,在创业途中从未间断。从2021年开始,湘潭市实施“青企赋能,价值莲城”青年企业家培养计划,通过5年时间培育300名领军型青年企业家。不同于一般的培训,每届培训周期1年,系统提升青年企业家战略规划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市场拓展能力。
春节期间,《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热映,带动湖南桑尼森迪玩具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哪吒”玩偶热销。该公司董事长杨杰便是湘潭市首期“青董班”学员。“青年企业家培育计划不仅帮助大家提升创业综合能力,更打造了青年人才合作交流平台。”杨杰说。
2022年2月,湘潭首届“青董班”开班。“青董班”前三期176名学员企业营收均实现大幅增长,部分学员企业的增长率超20%。
用心用情服务青年人才
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才更有为。湘潭市制定系列保障措施,以“湘潭爱才”的温度点燃“人才兴潭”的热度。
2024年6月,湘潭市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若干措施》,提供青年人才创业贷款、生活补贴、实习津贴、购房补助等“来潭留潭礼包”,吸引青年人才奋斗拼搏。
湘潭市用心打造良好生态,服务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依托国家级湘潭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优化专利预审服务,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实现发明专利22天、实用新型4天、外观设计2天授权,专利授权“湘潭速度”获全市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主体的高度认可。
从海外回潭创办华芯医疗的青年人才周震华就是受益者之一。他介绍,为满足公司大量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保护需要,湘潭市安排专利预审员一对一服务。公司2023年授权专利244件,其中发明专利50件,实用新型专利181件,外观设计专利13件,位居湖南省企业专利授权量第10名。2024年,公司申请发明专利188件。
湘潭市构建多元包容的创新创业文化。以高校创新创业学院为核心、以创业街区为依托的“创业校区”,以生产空间为核心、以生活配套为依托的“科创园区”,以万楼青年码头为核心、万楼青年人才服务驿站为依托的“青年景区”,共同构筑创新创业文化生态圈,创新创业青年人群对于活力氛围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实现高效能工作与高品质生活的平衡统一。
湘潭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大力推进人才安居工程,计划3年内打造500套可拎包入住的高品质青年人才公寓,让青年人才“来潭一个包、安下一个家、共建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