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黔行创新有我|铜仁以“锰”发力锻造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2024年铜仁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突破,为打造千亿级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新增新型功能材料规上企业5家,累计达85家,实现规上产值270亿元以上、总产值350亿元左右,形成从锰矿开采到电池回收的完整产业链。站在新的起点上,铜仁如何以“富矿精开”战略为牵引,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2月21日,动静记者专访了铜仁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宁,深入了解铜仁如何以“锰”发力锻造新质生产力。

“铜仁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我省‘六大主导产业基地’和‘富矿精开’战略布局,为铜仁规划了符合自身发展条件的六大产业,其中包括新型功能材料、生态商品、林下经济等。”据肖宁介绍,隐伏锰矿勘查技术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锰矿找矿提供了战略支撑,现已探明储量超过8亿吨,已成为全国乃至亚洲储量最大的碳酸锰矿资源,锰矿的开发利用成为全市发展的重中之重。

他提到,铜仁开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集中力量打造碳酸锰矿资源综合利用实验室,同步推进的新能源正极材料重点实验室,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集成创新体系。此外,持续加大市级创新平台储备,支持大龙京恒新材料建设砷化锌半导体关键材料创新中心等。

据了解,铜仁市还通过落实科技创新“七大行动”,建立全省首个市级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创新实施“成果转化净收入90%奖励机制”,全年推动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项目42项。肖宁说:“我们也在不断拓展科技合作范围,深入实施‘科技入铜’,还赴中南大学、同济大学、长沙矿业院等对接科技合作事宜,推动市政府与同济大学签订了科技创新合作协议,与中南大学合作实施的贵州省中低品位碳酸锰矿高效采选冶项目,获得省级3536万元的重大项目支持,合作实施的废旧塑料高阶再生利用等项目获得省级1790万元的重点项目支持。”

如今,以平台作为载体、人才作为支撑、项目作为纽带,铜仁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上,技术攻关正不断开花结果。接下来,肖宁提到,还将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在富矿精开、新型功能材料、锰渣治理及资源化利用、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与企业联合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通“向科技要产能”的快速通道。肖宁说:“我们会争取2025年组织10家以上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70家以上。同时,推动本地碳酸锰矿制备高纯锰材、氧化石墨烯制备、动力电池回收与利用等一批科技成果逐步实现产业化。”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