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峁煤矿:从荒芜到繁荣三维赋能打造济宁能源外部资源开发“桥头堡”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1日讯这是一片地企和谐、团结干事的热土;这是“扎根黄土地,奋战朱家峁”的阵地。在位于陕北高原之上的毛乌素沙漠南缘,矗立着一座现代化矿井——济宁能源集团朱家峁煤矿。

朱家峁煤矿是从一片荒芜沟壑中拔地而起的,十多年磨一剑,一群远赴千里的济宁能源人满怀热情和斗志,扎根黄土地,奋战朱家峁,如今,作为济宁能源集团外部资源开发的“桥头堡”,朱家峁煤矿直接带动当地就业,间接拉动运输、服务等产业链发展,成为是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的重点企业,以优质煤质和扎实作风赢得市场口碑。

智慧引领,用科技展示朱家峁“速度”

“看,这就是我们煤矿的井下环境。”进入运输大巷,宽敞明亮,宛如一马平川的“高速路”,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地面之上。朱家峁煤矿综机科科长潘磊磊言语间颇为自豪,“通勤车能够直接将职工送达工作面,既节省了职工的体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1311-1回风巷掘进迎头,使用一套快掘机组施工,可实现日进尺30余米,这台战斗力爆表的快掘机组,在施工速度、效率、质量、安全等方面,都具有传统综掘机无可比拟的优势。”这是朱家峁煤矿1311-1回风巷快速掘进工作面比武现场干部职工评价的一幕,也是朱家峁煤矿“四新”应用推广的一个缩影。

“看,这就是我们的王牌设备。”朱家峁煤矿综掘工区机电区长吕刚告诉记者,矿井以“掘进提效”为核心,率先引进EJM560/4-2型掘锚一体机,构建“快掘机组+智能辅助”作业线,多次刷新行业纪录。2024年8月,首台快掘机组月进尺突破1035米;2024年12月,第二台机组再创新高,月进尺达1241米,成为晋陕蒙地区快速掘进的“标杆案例”。通过优化劳动组织、强化设备维护、应用掘进提效“四到位”工作法,全煤巷道日进尺最高达47米,半煤岩巷道施工效率提升30%,为区域矿井解决采掘接续难题提供“朱家峁方案”。

“我矿在2023年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中获得‘厚煤层智能综采赛道’二等奖,我们将坚定‘少人则安、无人则安’发展理念,以智能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聚力打造‘智慧朱家峁’品牌,为智能化开采技术的发展贡献新的力量。”在一旁检修采煤机的综采工区机电班班长刘志成说。

服务当地,用责任展示朱家峁“厚度”

在建矿初期,这里不过是毛乌素沙漠南缘的一片荒芜沟壑,黄土漫漫,人烟稀少。然而,艰苦的生活条件并未消磨济宁能源人的热情与斗志。“就这样,我们一路走过来,从一片荒芜到如今的现代化煤矿。朱家峁煤矿作为济宁能源集团外部资源开发的‘桥头堡’,看着现在的企业,我心里满是自豪。”一位在朱家峁煤矿工作了十年的老职工感慨道。

近年来,朱家峁煤矿坚持“绿色矿山”发展理念,通过智能化升级与环保技术应用,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例如,快掘机组配备矿用湿式除尘风机、泡沫除尘装置,有效控制粉尘污染;通过“两供一疏”煤电联营项目,实现煤炭生产和运输的全封闭改造,打造“采煤不见煤,蓝天白云飞”花园式煤矿,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为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提供支撑。

矿井深度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慧矿山”新样板,又是朱家峁煤矿科技领先的一大特点。朱家峁煤矿机电科科长张玉刚介绍,35kV变电所的轮式自动巡检机器人应用以来,可在3.5小时内完成430项数据采集,实时预警设备异常;智能化集控平台实现生产运输数据精准分析、协同控制,助力矿井本质安全水平跃升。此外,快掘机组配备惯导系统等智能部件,推动掘进作业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型,在济宁能源集团誉为陕北快速掘进“基地摇篮”。

作为横山区重点企业,朱家峁煤矿年核定产能400万吨,年产值超20亿元,直接带动当地就业,间接拉动运输、服务等产业链发展。其生产的末煤、混块、中大块煤炭产品,不仅保障了陕北及周边电厂、化工企业的稳定用煤需求,更以优质煤质赢得市场口碑。

以人为本,用关怀展示朱家峁“温度”

“走,我带你们看看我们的家。”后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田常涛热情地邀请大家参观2号职工公寓楼。记者走进职工公寓,一进门,宽敞明亮的两人间映入眼帘,整齐划一的床铺,清新的空气,恰到好处的空间利用,一眼望去,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非常舒适。

“矿上持续推进暖心工程,改善职工工作生活环境。”朱家峁煤矿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广军说,矿上持续加大“三堂一舍”及文体设施资金投入,陆续开展了春送关怀、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活动,常态化组织健康体检、文体竞赛;通过薪酬优化、非生产性支出管控,职工福利待遇稳步提升。此外,矿井强化安全文化浸润,以“目之所及皆文化”为目标,打造“创千亿集团树百年能源”安全文化长廊,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了安全文化浸润,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和归属感。

“企业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办矿理念,将培训作为给职工的最大福利,构建了理论+实操双轨培训体系。”朱家峁煤矿党委书记、矿长郭中安告诉记者,通过“煤矿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周”“铁规学习”等活动,强化安全意识;依托智能化矿山实操基地,培养近百名技术骨干,其中20人获评济宁能源集团岗位能手。2024年,职工参与智能化系统操作培训率达100%,为矿井转型升级储备人才动能。”

从塞北高原上的创业先锋,到晋陕蒙能源基地的行业标杆,朱家峁煤矿以“桥头堡”的使命担当,书写了安全、高效、智能、惠民的高质量发展答卷。未来,将继续锚定“凝心聚力决胜千亿”目标,以科技赋能产业,以责任回馈社会,在新时代能源革命浪潮中勇立潮头,为区域经济腾飞贡献更大力量。

闪电新闻记者杜宗浞通讯员马辉田春雨韩冰报道

1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