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在渝全国人大代表、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即将赴京参会。代表委员有怎样的履职故事?今年将带去哪些“民意”?
2月21日起,上游新闻推出《履职一年间》系列报道,通过代表委员的履职点滴,展现他们的履职风采。
全国人大代表毛相林
雨水节气过后,正值柑橘春季管护的关键时期。在下庄村的果园里,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向农技人员“取经”,一起探讨柑橘种植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提到毛相林,应该不少人知道:他带领村民在绝壁上开辟“天路”,是电影《开山人》主角原型。并入选“中国好人榜”、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等。
去年,毛相林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巫山的野猪、猴子和老百姓抢食导致粮食减产。针对毛相林提出的这个问题,林业部门为种植户购买了保险,极大提高了大家发展产业的信心。
“现在林业局给我们这些片区买了保险,今年很有信心,加大了管护力度。”毛相林说,虽然全村只有650亩柑橘,但是村民的寄托就在柑橘上。“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我对建议办理很满意。”
近年来,巫山下庄村不仅大力发展柑橘产业,还打造标准化果园,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下庄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去年村里新增了油坊、酒坊等多个特色作坊,全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
“去年我们的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了22000元,今年争取力争到人均纯收入在25000元。”毛相林说。
巫山下庄的新貌
作为一位基层党支部书记,毛相林不仅关注着本村的发展,更心系广大山区农民的生活改善。这段时间,他通过多地调研积极准备要带上2025年全国两会的建议,主要涉及山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生态保护及乡村振兴等方面。
去年以来,毛相林多次就高寒及边远山区面临的饮用水难题进行现场调研。“许多山区由于水源供应不稳定,一旦遭遇极端天气,饮水安全就存在风险。”毛相林说,有些高寒山区、边远山区缺乏资源,吃水全靠“天河水”和打的旱水井,天一干就出现“吃水难”。
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主要通过“送水上门”缓解一时困境,长远来看仍需加强饮水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提升供水稳定性与安全性。
毛相林说,计划在全国两会上提出相关建议,增强山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能力,让老百姓吃水安全得到保障。
上游新闻记者郭发祥通讯员鲁作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