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园(AT0508、AT0801规划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经第四届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地区规划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按照《规划》,华师石牌校园将被打造为践行新时代科教强国战略、符合粤港澳大湾区时代建设需要的国际湾区智慧校园。为此,《规划》提出优布局、强教育、理交通、靓环境、显文脉、补设施六大策略。
聚焦现存问题,规划“对症下药”
此次规划调整范围为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园涉及的规划导则地块,用地面积85.04公顷,东至华南快速路、南至中山大道西、西至五山路、北至翰景路,位于广州中央活力区,毗邻环五山创新策源区核心区,是广州百年学脉重要构成部分。
目前华师石牌校园存在一些发展瓶颈。《规划》指出其六大主要问题:校园入口形象不佳、建筑风貌特色不显、教师和学生宿舍老旧、科研教学用房不足、校园停车空间不足、交通拥挤造成环境品质不高。
随着本次《规划》的通过,上述问题或可得到解决。《规划》披露,与华师石牌校园相关的“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建设项目”已列入《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中。本次规划将按照该项目提出的“一院两区”模式在华南师范大学广州校区石牌校园和汕尾校区滨海校园布局建设,将针对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薄弱环节提供职后培训,解决广东省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另据《普通高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标准,按华师石牌校园现状办学规模计算,现状生均校舍用房指标低于标准生均需校舍用房指标,本次《规划》将优先保障基础教学和学生宿舍等校舍用房需求。为打造高层次人才“蓄水池”,《规划》还提出新建人才保障性住房,满足现状及未来五年的人才引进需求,为华师双一流建设引进中高层次人才提供过渡性住房支持。
此外,华师附小附幼搬迁扩建项目也已列入《广东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中,计划利用石牌校园学校用地重新选址搬迁扩建,投资建设资金约5亿元,目前已取得省教育厅和省发改委立项批复。
六大策略赋能,打造智慧校园
《规划》定位为将华师石牌校园打造为践行新时代科教强国战略、符合粤港澳大湾区时代建设需要的“国际湾区智慧校园”。为此,《规划》提出优布局、强教育、理交通、靓环境、显文脉、补设施六大策略。分别是:TOD双站点引领用地更新及优化学院布局,打造与城市功能紧密相融的校园;落实国家、省市重点项目部署要求,全面改善华师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梳理片区交通、建立校城衔接的交通体系,完善停车配套设施;延续华师历史肌理,完善校内“井字形”慢行体系,打造示范性绿色校园;通过华师传统礼仪轴线、历史文化轴线,串联多个教学组团及公园绿地;补足现有师生就餐缺口,增强配套服务效能。
在功能布局方面,《规划》将校园划分为教学区、生活区、综合功能区、公共服务区和对外交流区五个功能片区,其中主要的建设活动集中在校园边缘。为最大化土地发展价值,《规划》还划定了西门品质提升更新地块、北门附小扩容更新地块、南门校城融合更新地块、中区人才保障性住房更新地块共四个校园更新地块,用于拆旧建新及统筹复建,打造与城市功能紧密相融的街区式校园。
在校园路网体系方面,《规划》将新增北门并与周边城市路网衔接,提高学生接送效率,保障学生出行安全。同时提出构建畅通、安全校园,实现地面道路动静分区,人车分离,各行其道。沿新开北门至华师乐道路分为东西两个区,西区以舒适慢行为主、东区构建三横两纵机动车路网体系,提高片区交通服务能力。其中,华师附小以汽车和慢行交通接送为主,通过新增北门与周边城市路网衔接;附幼以公共轨道交通接送为主,通过南门与周边城市路网衔接。两者均依托园丁路实现快速交通疏解,缓解片区城市交通压力。
文、图|记者董鹏程通讯员穗规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