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内江东兴这个“宝藏村”是如何逆袭的?

“现在盘陀村发展得越来越好了,我们不用再到外面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挣钱的活路……”随着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永福镇盘陀村多元特色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发出这样的感慨。在盘陀村,无论是一望无际的油菜田,还是生姜种植基地的繁忙景象,或是葱郁的林间养鸡场,都彰显着勃勃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盘陀村紧紧把握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依托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兴旺之路,不仅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跨越式增长,更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书写出新时代农村的“致富经”。

油菜种植:

拎稳手中的“油瓶子”

随着春季的到来,盘陀村的油菜田迎来了生长的关键期,管护工作也随之进入紧张而有序的阶段。今年,盘陀村通过引进当地公司,实现了油菜种植的大规模化和现代化。据统计,包括该公司流转的土地在内,全村油菜种植面积已达到800亩,为盘陀村的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该公司的专业指导下,盘陀村的油菜种植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从播种到田间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了标准化和高效化。村民们在公司农技人员的带领下,学会了如何精准施肥、合理灌溉以及有效防治病虫害,确保油菜的健康生长。

盘陀村党总支部副书记周小华介绍:“去年11月油菜播种以来,因为科学的田间管理和良好的气候条件,油菜的长势一直十分喜人。”目前,油菜植株叶片浓绿、茎秆粗壮,预计亩产可达300斤。以当前市场上每斤3.2元的售价计算,今年油菜的总产值有望达到75万元。

油菜种植产业的发展还为村民们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村民不仅通过土地流转获得了稳定的租金收入,同时还可以在油菜田务工,增加家庭收入,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随着油菜进入生长的关键节点,盘陀村将继续加强田间管理,确保油菜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效。同时,盘陀村还将积极探索油菜的深加工和销售渠道拓展,进一步提高油菜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为盘陀村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生姜种植:

铺就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生姜种植是盘陀村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每到了夏天,盘陀村的田间地头处处都是姜农们采收生姜的身影,处处都飘散着永福生姜特有的香味。

“等到惊蛰时节,就要开始种今年的生姜了。”盘陀村党总支部副书记周小华介绍,今年,盘陀村预计生姜种植面积将达到200亩以上,按照往年产量估算,平均亩产能达到6000斤。随着生姜种植规模的扩大和种植水平的提升,盘陀村的生姜产量和质量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生姜产业的发展水平,该公司主要以种植生姜、白芷、各类蔬菜、粮食为主,为盘陀村的农产品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盘陀村的生姜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将销往国外市场。

此外,公司还计划在盘陀村搭建50个大棚,预计用于蔬菜、粮食育苗和反季节蔬菜种植,将进一步提升盘陀村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林下养鸡:

奏响生态致富的乐章

在盘陀村的葱郁林间,林下养鸡场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步入养鸡场,此起彼伏的鸡鸣声交织成一首自然的交响乐,土鸡们或在林间悠然觅食,或在鸡舍悠闲小憩,展现出一幅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去年以来,盘陀村扩大林下养殖规模,投入资金约110万元,实施了林下养殖二期工程,修建了鸡舍、便民路、管理房、水井等基础设施。目前,养鸡场预计年出栏量可达4000只蛋鸡和11000只跑山鸡,蛋鸡产蛋量每天达2500个。就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盘陀村的跑山鸡供不应求,销量极佳,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林下养鸡产业的发展,不仅为盘陀村带来了经济效益,还为村民们提供了就业机会。盘陀村五组的郭兴红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他住在鸡舍附近,现在在林下养鸡场务工,每个月都有固定收入。此外,养鸡场还时常雇佣零工,工钱每日结算,许多村民在农闲时前来务工,增加了家庭收入。

在盘陀村,油菜种植拎稳了手中的“油瓶子”,生姜种植铺就了乡村振兴的致富路,林下养鸡奏响了生态致富的乐章。每一个产业都是盘陀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共同构成了盘陀村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随着这些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盘陀村的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村民们的收入水平持续提升,乡村振兴的成效日益显著。未来,盘陀村将继续发挥多元产业的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动力。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