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兴,则经济全局兴;民营经济活,则经济全局活。民营经济是德州经济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市委十六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更是将“抓紧抓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近年来,德州先后推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12条、先进制造业强市25条、关心关爱企业家20条等“服务包”,建立“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和“专精特新”培育库,大力实施“双50强工业企业”培育工程,一大批优秀民营企业蓬勃向上、敢闯敢干、勇攀高峰,在科技创新上唱主角、在产业发展中挑大梁。当下,面临新机遇,各级各部门更要同心协力、同向而行、同频共振,在速度上快人一步、在创新上强人一等、在服务上优人一筹,释放民企发展蓬勃活力。
要打好“创新牌”,不断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科技创新,主力是企业、尤其是科技领军企业。各级要强化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技术突破。要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带动支撑作用,赋能传统产业数智化改造,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未来产业前瞻性布局,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要统筹法律、经济、行政和社会等多个维度,进一步完善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规则体系,提升知识产权市场化运作能力,使知识产权更好服务于创新生态系统。
要走稳“开放路”,支持民营企业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地瓜经济”生动阐述了“站稳脚跟”与“扩大开放”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企业在本土发展壮大的同时,通过向外拓展“藤蔓”来吸收全球资源,最终促进本土经济的整体发展。各地要鼓励民营企业像地瓜一样,在练好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这些内功的同时,把“藤蔓”伸出去,参与国际项目和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寻求宝贵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德州打出一系列“组合拳”,积极培育外向型经济;2025年1月,宁津县健身器材产值超16亿元,同比增长30%,出口占比70%,产品远销美国、欧盟、日本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要筑牢“生态圈”,打造近悦远来发展热土。民营经济是典型的“候鸟经济”,哪里气候环境好,企业就往哪里“飞”;哪里的政策好,哪里的民营企业发展就好。各级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既明道德又重法治的营商环境,注重改革举措的系统性、协同性,破除“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准入壁垒。要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营造重商、惠商、护商的浓郁氛围,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及时了解企业诉求,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东方风来满眼春,民营经济大显身手正当时。让我们以科创之火点燃产业变革引擎、以开放胸襟拥抱世界产业变局、以制度创新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助力德州民企向春攀高而行、丰羽振翅飞翔,在高质量发展的苍穹中划出更壮美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