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罗氏公布2024年全年业绩,总营收达604.95亿瑞士法郎(约688.92亿美元),同比增长7%(按固定汇率计算)。其中,制药业务收入461.71亿瑞士法郎(+8%),诊断业务收入143.24亿瑞士法郎(+4%)。公司预计2025年销售将继续维持中个位数增长,每股收益(EPS)增速或达高个位数。从治疗领域看,眼科和乳腺癌成为两大核心增长引擎,支撑罗氏在跨国药企中的竞争力。
眼科领域:法瑞西单抗成支柱型产品
眼科板块收入40.30亿瑞士法郎(+44%),增速位列所有业务之首。这一表现主要得益于抗VEGF/Ang-2双抗药物法瑞西单抗(Faricimab)的持续放量。数据显示,法瑞西单抗上市第三年实现收入38.64亿瑞士法郎(约44亿美元,+68%),成为罗氏销售额第三大的药品,占公司总药品收入的8.4%。其适应症覆盖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和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凭借更长的给药间隔(每4个月一次),显著降低了患者治疗负担,成为市场渗透率提升的关键驱动因素。
对比其他治疗领域,肿瘤/血液病学板块收入237.44亿瑞士法郎(+7%),神经科学板块收入92.67亿瑞士法郎(+13%),免疫板块收入63.29亿瑞士法郎(+5%)。眼科板块不仅增速最快,且贡献了制药业务近9%的增量收入,成为罗氏近年最成功的创新药案例之一。
未来潜力方面,法瑞西单抗的适应症扩展仍在推进。罗氏计划通过真实世界数据进一步验证其在更广泛患者群体中的疗效,并探索与其他疗法的联用可能。此外,眼科领域暂无竞品在给药周期上形成威胁,预计该产品在2025年仍将保持双位数增长。
乳腺癌领域:临床管线密集推进
乳腺癌产品组合是罗氏另一战略重心。2024年,口服SERD药物Itovebi在上市两个多月内实现销售额0.08亿瑞士法郎,初步验证其市场潜力。该药物针对ER+/HER2-转移性乳腺癌(mBC),预计2025年上半年将在欧盟获批,进一步覆盖欧洲市场。罗氏在乳腺癌领域的领先地位还体现在丰富的研发管线上:2025年将有9项关键III期临床数据读出,其中口服SERD药物Giredestrant的III期临床(一线治疗ER+/HER2-mBC)备受关注,若结果积极,将补充现有CDK4/6抑制剂联合用药的格局。
乳腺癌管线布局呈现差异化。除Giredestrant外,抗CD20/CD3双抗Lunsumio针对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滤泡性淋巴瘤(FL)的III期数据也将于年内公布。同时,早期临床项目中,皮下注射降压药Zilebeiran(每6个月给药一次)和肥胖药物CT-868等新机制疗法,显示出罗氏在跨疾病领域的技术延展性。
市场竞争力方面,罗氏凭借HER2靶向药物(如帕妥珠单抗)和CDK4/6抑制剂(如瑞波西利)的既有优势,叠加新药管线,进一步巩固其在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头部地位。此外,诊断业务与制药板块的协同效应(如伴随诊断开发)也为临床试验效率提供了支持。
罗氏通过眼科与乳腺癌领域的双轮驱动,展现了其在创新药研发和商业化上的持续竞争力。随着核心产品的放量与管线进展,其在全球医药市场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