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这座滨海之城,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拥有多元而丰富的海洋文化,既是国际海运枢纽,也是科研考察与海洋生态旅游胜地。当前,深圳正积极融合滨海城市安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的力量,推动海洋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促进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为此,我们特辟“守护深蓝”专栏,倡导海洋保护意识,共同守护这片蔚蓝家园。
接下来,一起来了解
“海洋上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海洋浮标
↓↓↓
海洋浮标是一种锚定于海面的固定观测平台,具备长期、连续、全天候自动观测的能力,被誉为“海洋上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作为海上观测活动的核心工具,海洋浮标在海洋预报、防灾减灾、海洋经济发展以及海上军事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浮标分类
浮标按照结构可分为圆盘形、球形、圆柱形、船形;按照直径可分为大型浮标(10米及以上)、中型浮标(3~10米)和小型浮标(小于3米);按照应用形式可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浮标,通用型浮标搭载传感器种类多,对气象、水文、水质、生态等多个领域的参数进行监测,专业型浮标对某种或某几种参数进行监测。
浮标观测
我市已在深圳海域布放波浪浮标和环境浮标。波浪浮标以小型浮标为载体,搭载波浪传感器,实现复杂海洋环境中对海面波高、波周期及波向等要素自动、定点、定时(或连续)监测。
环境浮标一般采用中型浮标作为平台,集成多种监测传感器,实现对水文气象、水质和生态等关键指标的实时、现场监测。
浮标上的传感器自动完成海洋环境参数的采集,将信息通过卫星和4G通讯网络传输到地面工作站。
监测数据的应用
日常预报
浮标监测数据可为日常浪高、海温等要素预报提供依,日常预报获取渠道: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https://pnr.sz.gov.cn/ywzy/hyyb/)。
海浪预警
由台风、寒潮引起的海浪可能造成船舶的倾覆、折断,危害海上的航行、施工、渔业捕捞等活动。波浪浮标提供的浪高数据可为灾害期间海浪预警的发布提供数据支撑。
关注海浪预警,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有重要作用。警报获取渠道:“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微博。
专题预报
浮标监测数据对海上体育赛事、涉海工程等活动的安全保障至关重要,如风力、风向、雨量、浪高、浪向、海温等。服务对象为“中国杯”帆船赛、“自力杯”帆船赛、全国公开水域游泳比赛、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
审校:王芳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