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由国家电投国氢科技自主研发制造的全球首台南极氢燃料电池发电设备在中国第5个南极站——秦岭科考站成功发出第一度电。这是氢能技术在极地环境下的首次成功应用。新黄河记者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获悉,此次秦岭站采用的“氢腾”氢燃料电池是由国氢科技下属公司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所产。
据了解,本次秦岭站采用的多能互补微电网的核心部件之一——氢燃料电池产品,是由国氢科技自主研发制造。该微电网项目由太原理工大学牵头,联合国氢科技等单位共同实施,旨在构建氢电耦合的“风-光-氢-储-荷”供能系统,为南极带去可行的绿色零碳供能方案。该项目的实施也是国家“氢进万家”项目成果的应用实践,展现了氢能技术在极端环境中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此次秦岭站采用的氢燃料电池,是由地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所生产的“氢腾”氢燃料电池。
据介绍,“氢腾”发电燃料电池是针对氢发电、热电联供等场景开发的专用燃料电池产品子系列,具有可靠度高、寿命长等优点。该产品可模块化扩展,功率范围覆盖50千瓦至数十兆瓦,发电效率可达50%,热电综合效率可达90%以上,设计寿命40000小时。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氢分布式供能、氢储能、备用电源、应急电源等场景。
早在2021年,氢能行业龙头企业国家电投落地起步区,打造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2022年12月31日,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固定式供能燃料电池、空冷燃料电池及车用燃料电池系统3条生产线,在位于太平片区的济南国际招商产业园起步区片区厂房内正式投产,分别可实现1000台(套)的年产能。
除南极科考站项目外,该产品目前已应用于多个工业园区供热供电,并在位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厂区稳定运行超过两年,下一步还将批量应用于“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氢能社区和园区供能,代替柴油发电机作为电站、数据中心、工业园区应急电源和备用电源等。
据悉,“氢腾”氢燃料电池产品于2024年11月在内蒙古完成模拟环境调试验证和设备装船,搭载中国雪龙2号前往南极。2025年1月8日,搭载“氢腾”氢燃料电池的设备顺利到达秦岭科考站。2025年3月1日,搭载“氢腾”氢燃料电池的设备及系统在秦岭站完成安装调试,成功发电,进入运行阶段。
设备的成功运行离不开项目团队的坚持与付出。为了让设备能够满足极地场景要求,由19名国氢科技研发人员组成的氢发电团队,在接到任务后就展开性能需求分析、产品设计等工作,攻克了氢燃料电池快速冷启动、高效转化等技术难题,研发出了具备高可靠性和强适应性的专用氢燃料电池发电产品。为了模拟南极的用电环境,进行各项设备的联调联控,国氢科技研发人员与太原理工大学项目团队,近两个月驻场内蒙古模拟现场,克服环境恶劣等各种困难开展测试。正如一名研发团队成员所说:“我们要确保产品在南极运行万无一失,为秦岭站科考实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重要任务,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氢燃料电池的应用,不仅验证了氢燃料电池产品在极端低温环境中的可靠性,还填补了氢能在南极能源系统建设中的应用空白,为极地环境及低温恶劣环境能源系统建设、微电网建设提供了样板。据介绍,下一步,国氢科技将继续履行央企使命与责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聚焦氢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造硬核氢能产品,推动氢能技术在更广领域的深度应用,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氢能力量。(济南时报·新黄河记者: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