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平原农田防护林网新图景

“重现以宁夏引黄灌区为代表的黄河‘几字弯’平原灌区田成方、渠成网、树成行的塞上江南景观,既是防范生态安全风险的迫切需要,也是对平原农区生态安全保护的承袭和坚守,还是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让塞上江南越来越秀美的应有之义。”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蒋齐告诉记者,现存的防护林网缺株断带、老化退化,生态防护功能明显下降,并且随着条田、路网和水网优化调整,防护林的面积呈现逐年减少趋势。农田生态系统遭受自然灾害的潜在风险较大,平原绿洲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农田防护林建设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中赋予宁夏的重要使命任务。作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田防护林对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农田小气候、保障粮食高产稳产等具有重要作用。

地处黄河“几字弯”核心区的河套平原,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得黄河灌溉之利,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宁夏平原灌区,黄河宁夏段397公里贯穿卫宁平原、银川平原,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2000余年黄河水浇灌历史培育起来的一方沃土造福着宁夏人民。其中,依托“三北”工程建设的第一代农田防护林网成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绿色卫士。然而,经历病虫害后的防护林网迭代、小网格农田防护林胁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不足等多重因素,导致“田成方、林成网”的塞上江南景观难现,农田防护林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政策衔接不畅,落地难问题较为突出。

蒋齐认为,再现灌区平原“田成方、林成网”需要农业农村部门牵头,自然资源、水利、林草等部门配合,在以第一代、第二代农田林网为底数底图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平原灌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规划,把路、渠、林、田、村一体规划设计,同时落实建设管理主体责任,形成统一规划、分工负责的建管格局。

在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农田防护林的科普和宣传及土地要素保障。蒋齐建议,要因地制宜将防护林建设作为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的必要配套措施,并作为项目验收的刚性考核指标,确保田、路、渠、林同步设计、同步建设。融合推进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展庭院经济等,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业态,创新建管模式,建设多林种、多树种并举,树、花、果合理搭配的复合农田防护林体系,最大限度发挥林网经济、庭院经济、特色产业经济协同效应,呈现新时代秀美塞上江南新景观。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