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全国人大代表温菲:工人的创造力和灵活性与AI形成互补,共同推动钢铁行业发展

九派新闻 2025-03-07 12:16:16

全国两会正在进行,来自各地的代表委员们总结过去一年的所见所思,提出多项宝贵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方大萍安钢铁员工温菲在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表示,今年他主要关注红色研学联盟建立,以及大国工匠的培养与传承。

“红色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温菲表示,他认为,湘赣边区域亟需成立相关组织机构,对区域内红色研学进行指导、统筹和监管,确保其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作为深耕钢铁行业多年的代表,大国工匠的培养也是温菲的关注重点,并围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加大对大国工匠和工匠精神的宣传力度提出具体建议。“作为一名一线工人,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对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高度重视,这让我对钢铁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我完全赞成政府工作报告,并将积极响应号召,立足本职工作,为推动我国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温菲表示。

近来,随着技术飞速发展,AI为各行各业赋能。去年全国两会,温菲就提出过推广智能制造技术在传统钢铁行业的广泛应用的建议。他在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表示,“在钢铁行业,AI的广泛应用,说明我们行业的技术在飞速进步。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方大萍安钢铁员工温菲(图右二)。图/受访者提供

[1]建议建立红色研学联盟

九派新闻:今年的建议,主要围绕建立湘赣边区域红色研学联盟展开。为什么会关注到这一议题?

温菲:我关注这一议题,是基于三点考量。一是国家战略需求。总书记多次强调红色基因传承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红色研学联盟建设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传承红色基因、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实践。而湘赣边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红色资源丰富但尚未形成系统化教育体系,亟须通过区域联动整合资源。

其次,是现实发展瓶颈。目前湘赣边红色研学资源开发水平参差不齐,同质化严重,缺乏统一管理与研究平台。三是安源的特殊使命。安源是红领巾诞生地、工人运动策源地,承载着独特的红色记忆。建立联盟可推动安源红色资源从“静态展览”转向“活态教育”,让更多孩子理解“红领巾是革命先烈鲜血染成”的深刻含义。

九派新闻:在提出该建议之前,进行了哪些调研?

温菲:在此之前,我们进行了深入调研,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立体式实地考察。我们对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安源红领巾少儿基地等红色景点进行了全面摸底,了解其开发利用现状、接待能力、课程设置等情况。二是多维度深度访谈。与安源区教育局、文旅局、部分中小学负责人等群体进行了交流。另外,就是沉浸式体验调研。我抽空参与了安源儿童团主题研学活动,观察青少年互动体验,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和学习效果;梳理湘赣边红色资源分布图谱,分析现有研学线路重复率及教育功能弱化等问题。

九派新闻:调研过程中,有没有发生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情?

温菲:一次在安源工人运动纪念馆的参观过程中,一位90岁的老党员动情讲述,说当年安源儿童团员用红布条系在脖子上,就是想继承先烈的志向。如今孩子们戴着红领巾,却未必非常清楚它的来历。这让我深刻意识到,红色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需通过场景化、体验式的研学活动让历史“活起来”。

[2]助力智造,AI赋能钢铁行业

九派新闻:AI技术如何在钢铁行业中发挥作用?

温菲:我认为AI技术能在钢铁行业发挥巨大的优势。比如,在生产流程方面,AI炼钢系统可精准调控炉温、优化连铸参数;在质量管控方面,AI可提前预测钢材力学性能波动,指导工艺调整,远超人工目检水平。在绿色转型方面,AI系统能够深入分析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数据,精准识别能源浪费环节,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助力企业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设备智能维护上,它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如振动、温度、声音等的持续监测与分析,能够提前预测潜在故障,在故障发生前提出维护建议,极大减少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在供应链革新方面,AI可通过对市场趋势的精准预测分析,协助企业合理规划库存管理与物流配送,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不仅如此,现在工业机器人还应用到了高温冶炼工序、精整工序和物流搬运领域,其核心作用是保障人员安全、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推动钢铁制造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九派新闻:也有人担心,AI的出现会取代一部分人力,去抢占人类的工作。这样的担心是否焦虑?企业、工人应该怎样合理看待这个现象?

温菲:在钢铁行业,AI的广泛应用,说明我们行业的技术在飞速进步。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

从现实层面看,钢铁行业中诸如物料搬运、设备巡检这类重复性强的体力劳动岗位,正逐渐被机器人与AI系统替代。从长远发展而言,随着AI技术在炼钢等复杂环节的深入应用,像AI炼钢系统对炉温、成分的精准控制,减少了对人工经验的依赖。

对于企业来说,应将AI视为转型机遇。AI应用能全方位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与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和安全风险,助力企业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智能化每减少一个传统岗位,就会创造相应的数字技术岗位。为此,企业要注重员工转型,把员工从简单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引导其向设备维护、系统监控、数据分析等更具价值的岗位转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并且,企业在推进智能化进程中,要做好内部转岗、培训工作,培养“数智员工”来适应生产发展需要。

钢铁工人自身也需正确看待这一现象。首先要接受变化,认识到AI发展是行业必然趋势。其次,要加强自主学习,利用企业培训的机会,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掌握设备编程、数据分析等与AI相关的知识技术,成为适应智能化生产的复合型人才,拓宽职业发展道路。再者,尽管AI强大,但在创造力、灵活性、情感沟通等方面,人类具有独特优势。工人可在解决复杂问题、应对突发情况、团队协作等场景中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与AI形成互补,共同推动钢铁行业发展。

九派新闻特派记者杨臻李韵聪北京报道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