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礼记・月令》曰:“孟春之月,盛德在木。”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即将来临。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明确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植物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的生态环境,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冬去春来,天气渐暖,阳光明媚,春风化雨滋润了万物。此时植物加快了复苏的脚步,榆树、迎春、望春玉兰、杨树等植物的花开始开放,山桃、山茱萸花芽已经膨大,含苞待放,为我们带来春的消息。如此美好的季节,请走进国家植物园(北园),一起种植一盆植物,感受绿色植物蓬勃的生命力。
活动详情
活动时间
3月9日(周日)上午9:30-11:00,请于9:20到现场签到
(注:今年植树节为工作日,故活动提前至周末开展)
活动地点
国家植物园(北园)科普馆东侧林奈教室
活动内容
1.理论课程:多姿多彩的多肉植物
2.实践操作:多肉植物种植
招募对象
爱花草、喜欢种植的8-11岁一带一亲子家庭12组
报名方式
报名系统将于3月6日15:00开启,关注国家植物园微信公众平台点击最新推文活动招募,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跳转到报名系统,报名成功后请识别弹出的二维码进入活动群。受活动场地限制,本次活动仅限成功报名的前12组亲子家庭参加,额满后系统将自动关闭。
特别提醒
1.活动报名时,请准确填写各项信息,点击提交后系统会显示微信群二维码,请务必识别加入,便于获取活动相关通知信息;
3.建议您乘坐公共交通出行,请安排好时间,提早出门,避免迟到。
4.如活动时间遇到极端天气或其他不可避免因素影响,活动另行开展时间会提前于报名群内通知,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往期回顾
1月29日,国家植物园(北园)科普馆开展了“自然的礼物:迎蛇年新春,种植物盆栽”公益活动。首先是植物讲座,科普老师分享了多肉植物的定义、分类、原生状态多样性、品种栽培以及种植技巧等知识;之后是植物种植环节,亲子在互助过程中和谐有爱完成种植;最后的贴福字环节,每个家庭都幸福满溢。孩子和家长们在获得植物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新春节日的喜悦,让美好的植物点缀我们的幸福生活!
2月15日上午,为了向公众更好宣传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国家植物园(北园)科普馆组织开展了“听•林间精灵在歌唱”公民科学观鸟活动。活动侧重于探索与实践,参与者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从科学上对鸟类主要生态类型及习性类型进行学习,并根据不同鸟类栖息习性进行调查,观察了园区少见的红尾水鸲,以及游隼、红隼、雀鹰等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累计记录到25种鸟类。活动受到了参与者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