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毛主席路过天安门,望着自己的画像叹气:我真可怜,这是为何

江湖上的历史录 2024-08-28 01:24:01

1951年,新中国正处于建设的初期,各项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一年,第二套人民币的样本设计完成,并被呈送至国务院,最后递交给周恩来总理审批。周总理认真审阅后,特意征询毛主席的意见。毛主席见样本上的图案均为自己的画像,他眉头一皱,说道:“用民族团结的图案,不要用我的头像。”作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主席始终坚持唯物主义思想,一生反对个人崇拜。即便到了晚年,他也不允许工作人员在公共场合悬挂自己的画像。

毛主席的童年是在湖南韶山度过的,1893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生活条件艰苦。为了帮补家计,毛主席自幼就学习各种农活,如砍柴、放羊、种地,这些他都样样在行。8岁时,毛主席开始上私塾念书。很快,他注意到几位家住偏远的同学总是为了赶路而吃不上饭。毛主席心生怜悯,便将自己的饭菜分给这些同学。回到家中,母亲发现毛主席总是饿着肚子,不禁问起缘由。毛主席坦言相告,母亲听后并未责怪,反而支持他的做法,每天为他多准备一些饭菜。不仅如此,毛主席还常把自己的棉衣送给贫穷的同学,自己则在寒冬中忍受寒冷。自幼,毛主席便胸怀天下,立志为穷苦百姓谋福利。

辛亥革命爆发后,毛主席曾短暂参军,然而,当他看到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时,他毅然决然地退伍,继续求学。他在求学过程中接触了马克思主义,逐渐坚定了革命信念。1927年8月,他领导了秋收起义,带领共产党和红军开展了土地革命,旨在打击地主阶级、平均土地、满足农民的土地需求。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毛主席完成了全国土改的伟大使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时刻心系人民,提醒党内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走群众路线。

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自然灾害期间,全国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面临饥荒。毛主席带头降低自己的生活标准,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他的双腿因长期营养不良而浮肿,工作人员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决定为他改善伙食。一次深夜,毛主席依然在处理政务,工作人员擅自为他准备了鸡蛋,结果毛主席严厉批评了他们:“我不搞特殊化,以后不许开小灶!”

在随后的日子里,毛主席始终与群众同甘共苦,无论对待家人还是自己,都不搞特权。他的著作稿费也用于资助困难群众,受助者中有身边的工作人员、有革命烈士的亲属、普通百姓,甚至还有起义投诚的国民党将领。

毛主席在新中国的各个时期,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以身作则。他不允许自己和家人享有特权,坚持要与群众打成一片。在毛主席的警卫员回忆录中,常有毛主席嘱咐他们的话:“到基层后,要和群众打成一片,把真实情况带回来……”毛主席的一生都致力于为人民服务,保护人民的利益,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在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多次视察全国各地。他深入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研究当地历史,甚至亲自走到田间地头,感受农民的生活。渐渐地,毛主席的形象深深烙印在人民心中,无需政府命令,百姓们自发地在家中悬挂毛主席的画像。在大型庆典活动中,人们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却始终谦逊地以“人民万岁”回应。他认为个人崇拜是不符合唯物主义的,在全国会议上多次强调反对这种现象。

1974年,毛主席在张玉凤和周福明的陪同下,坐车视察北京市区。经过天安门广场时,毛主席看到天安门上挂着自己的画像,不禁叹道:“我真是可怜,每天在这里风吹日晒,还有家不能回。”在场的人听了纷纷笑了起来,只有机要秘书张玉凤理解了毛主席这番话的深意。毛主席生前并不支持在天安门上悬挂自己的画像,他坚持走群众路线,认为那样做会疏远群众,不利于开展群众工作。毛主席常说:“不要总是高高在上,要学会融入群众,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0 阅读:2

江湖上的历史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