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两姐妹过年回家,除夕夜拒绝了父母提出的帮扶哥哥的无理要求,他们把我俩赶出来还说了过分的话

冷清落秋 2025-02-07 18:16:28
01

我叫周慧,今年35岁,出生在一个小县城。我有个妹妹,比我小三岁,叫周婷。我们家里还有一个哥哥,是家里的长子。我和妹妹从小在父母的重男轻女观念下长大,虽然家境一般,但父母始终把最好的资源都留给了哥哥。我们姐妹俩都很清楚,自己在家里的地位远远比不上哥哥,即便我们再努力,父母的偏心也不会改变。小时候,我的成绩一直很好,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但父母却不愿意供我继续上学,说女孩迟早要嫁人,读太多书没用。最终,我是在老师的帮助下,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普通本科院校,一路靠助学贷款和兼职读完了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省城的一家公司,做会计,工资虽然不算高,但足够维持自己的生活。

妹妹比我幸运一些,她在我的帮助下读完了大专,现在在一所幼儿园工作,收入也还算稳定。至于哥哥,他从小调皮捣蛋,初中没读完就辍学,后来父母四处托关系,花了不少钱让他进了一个小厂上班,但没干几年就因为赌博欠债辞职回了家。这些年,他一直游手好闲,靠着父母的接济过日子,连结婚的钱都是父母四处借来的。如今,他的孩子已经五岁了,嫂子也对他的懒散彻底失望,离婚后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可即便如此,父母仍旧一心护着他,认为他只是“运气不好”,等时机合适了,就会“飞黄腾达”。

02

这一年,我和妹妹商量着回家过年,毕竟一年到头,我们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回去,父母都会念叨我们“翅膀硬了,忘了家”,虽然我们知道他们的偏心,但毕竟是父母,我们还是想尽量维系这点亲情。回家之前,我和妹妹特意买了不少年货,给爸妈带了保暖衣,也给哥哥买了烟酒,想着大家团圆过个好年。可谁知,刚进家门,父母就开始数落我们——“你们两个女孩子这么久不回来,现在知道回来了?是不是在外面过得不好,没钱了?”母亲一边接过东西,一边冷嘲热讽。我笑笑,没有接话。妹妹忍不住回了一句:“妈,我们是想家了才回来的,怎么说得好像我们是回来要钱的?”父亲在旁边哼了一声:“要钱?你们两个女的能挣几个钱?要真有本事,就该多帮衬帮衬你哥!”听到这句话,我和妹妹对视一眼,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果然,等到除夕夜,父母终于说出了他们的“请求”——“你们俩每个月挣那么多钱,怎么也该帮衬一下你哥。他现在日子难,前段时间又输了点钱,正愁没办法翻身呢。”母亲的语气很自然,仿佛这件事情再合理不过。我皱了皱眉:“妈,哥都三十多岁了,难道他还指望着我们养着?

他输的钱,凭什么要我们替他填?”父亲脸色一沉,狠狠地拍了桌子:“他是你哥!你们做妹妹的,不该帮着家里人?”“爸,妈,我们不是不想帮,而是哥自己不争气。我们辛辛苦苦工作,每个月也要养活自己,我们怎么可能一直给他填窟窿?”妹妹有些生气地说。“你们两个白眼狼!”母亲的声音骤然提高,“要不是我们养你们长大,你们能有今天?现在过上好日子了,就不认我们这个家了?!”我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妈,我们当然记得你们的养育之恩,所以我们每年都会孝敬你们,该尽的责任我们从没推过。可你们不能总是只想着哥哥,我们也是你们的孩子,凭什么我们就得一直给哥哥擦屁股?”这句话彻底激怒了父母。父亲站起来,指着我们骂道:“滚!既然你们这么不孝顺,那这个家也不需要你们回来!”母亲也跟着骂:“养了你们这两个赔钱货,真是白费心血!快滚,别再回来了!”听到这话,我心里一阵发冷。原来,在他们眼里,我们姐妹俩无论怎么努力,都永远比不上那个游手好闲的哥哥。妹妹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她哽咽着说:“姐,我们走吧。”我沉默了几秒,点了点头,转身拉着妹妹一起走出了家门。

03

离开家的那一刻,外面的寒风刺骨,可我心里却比外面的天气更冷。妹妹哭了一路,我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们早就知道父母偏心,却没想到他们的偏心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只因为我们拒绝帮哥哥填窟窿,他们就能毫不犹豫地把我们赶出家门。回到省城后,妹妹的情绪低落了很久,而我也在深夜里无数次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到底还算不算是他们的女儿?最终,我做了一个决定——以后,我不会再主动回那个家了。既然父母心里只有哥哥,那我和妹妹又何必一再迎合?我们已经尽了自己的责任,而他们却从未珍惜我们的付出。或许,这个家对我们来说,早就只是一个血缘上的羁绊,而不再是一个温暖的归宿了。

0 阅读:1
冷清落秋

冷清落秋

一个故事,一段爱情。愿美好的爱情陪你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