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聂文闻熊婉婷
年轻女子甲状腺癌术后3年发现淋巴结转移,对于此类患者,如何才能清扫干净转移淋巴结的同时减少创伤?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协和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专家团队,联手达芬奇机器人彻底清扫淋巴结,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据悉,这是湖北首例达芬奇机器人下甲状腺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不仅恢复较快,还未留下明显的手术疤痕。目前,患者已出院。
晓晓(化名)今年25岁,家在湖北襄阳。3年前,她在体检时发现甲状腺肿物,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后在外院进行了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然而,今年2月复查时发现右侧颈侧区淋巴结多发转移,需要再次手术。为寻求更优治疗,她找到协和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明洁教授团队。
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是甲状腺癌根治手术中的关键环节,其清扫的彻底程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和复发风险。但传统手术方式颈部切口较长,通常大于12厘米,术后颈部瘢痕明显,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考虑到晓晓比较年轻,对美观的要求较高,明洁教授决定为她进行达芬奇机器人下甲状腺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3月10日,明洁教授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手术技艺,与达芬奇机器人完美配合,精准完成了甲状腺癌侧颈区完整淋巴结清扫,完整保留了副神经、淋巴管、动静脉等重要结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腋窝、乳晕区四个0.5厘米—1厘米的小切口,未留下明显的手术疤痕,术后第3天她顺利出院。
“运用达芬奇机器人可以使手术操作更精准、更微创,进一步减少创伤。”明洁教授介绍,传统手术方式受限于人体手部操作的天然局限性、手术视野暴露不足、精细程度不足等问题,在处理复杂解剖结构区域的淋巴结时,存在一定挑战,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引入,犹如为外科医生配备了一双“超凡巧手”,能在狭小空间内精准操作,细致地分离、清扫淋巴结,最大限度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机器人独有的震颤过滤系统,让手术操作更加稳定、精准,极大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据悉,协和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处于国内先进和省内领先水平,每年完成甲状腺手术近6000例。未来,协和医院将不断拓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应用范围,为更多甲状腺、乳腺疾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以上图片由武汉协和医院提供)
用户14xxx04
我10几年前去欧洲研修,人家机器人手术切除甲癌及淋巴结转移就做了很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