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无疑是陈冲这个人物最大的反差,一夜成名背后的家世显赫,与其最终选择背叛国家身份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
陈冲生于六十年代的上海,从小生活在一个显赫的医药世家,被父母细心栽培着各种兴趣爱好。所受教育与普通家庭大相径庭,除了专业课程之外,琴棋书画无一不精通。相比起同龄人而言,她早已是文化人。这份深厚内涵很快就为她赢得了别人的赏识,年仅十五岁就被上海电影制片厂看中并特招入伍。首部处女作《青春》中的哑女一角,稚嫩却饱含内敛的演技让她一炮而红。如此骄人家世,理当在电影界平步青云,谁料她却做出了一系列出人意料的举动,抛开了所有人的想象。
不过这样的飘忽并不出人意料,陈冲家中长辈们赴美的经历给了她极大影响。对美国理念的向往早已植根于这位少女的心里。一旦有了实力,离开祖国自然成了不二选择。这或许也是她后来频频在大庭广众下发,经受过文革运动洗礼的父母,骨子里对西方世界也存有某种盲目迷信,于是一心想将女儿送到更加包容自由的环境发展。
陈冲出道即巅峰,登上影坛并不是徐徐图之的结果,而是一夜爆红。年仅十九岁就靠着电影《小花》拿下了无数影后桂冠,尤其是百花奖堪称腰斩了整个影视圈。唐国强、刘晓庆等一众巨头前来道贺,地位旗摇直挂云帆。仿佛是冥冥之中命中注定,天赐异禀的她不用历尽沧桑就轻松登顶。可是谁也想不到,就是这位被万人如炬的人物,竟会做出一连串令人啼笑皆非的选择。
美国是陈冲青春期的狂热崇拜对象,仿佛所有进步的根源都源自于那片神奇的土地。有了留学机会,她二话不说就孤注一掷而去。如愿通往心仪的梦校,却因家境贫寒而无以为继。为了维持生计,这位昔日影后不得不在餐馆里打工刷盘子、洗厕所。亮丽的美貌和矫健的身姿在此时落得如此田地,不免令人惋惜。即便如此,入乡随俗的她依旧兢兢业业,把所有粗活都做到了极致,这份敬业精神实在让人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