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成立澜湄青年天体科学研究中心

界面新闻 2025-03-19 10:14:16

界面新闻从复旦大学获悉,3月18日,澜湄青年天体科学研究中心(下称“中心”)在复旦大学揭牌成立,首届澜湄青年天体科学研究训练营(下称“训练营”)正式开营。

中心旨在推动天体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国际化青年人才培养,以学科交叉融合赋能澜湄高质量区域合作。依托复旦大学在核物理、天体物理等领域的学科优势,中心将搭建跨国数据共享平台,为澜湄六国青年科学家架起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立足物理、集成电路、大气科学、全球治理等学科优势,中心将以学科交叉融合拓展天体科学与空间技术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打造更多创新共同体,健全完善区域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在成立仪式上说,要把研究中心的建设发展与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吸引更多澜湄区域的优秀青年投身天体科学研究,为壮大人才队伍、提升人才水平贡献复旦力量。

中心下一步工作将以“技术共享、能力共建”为原则,通过卫星数据共享平台、地面接收站联合建设、青年学者互访计划等举措,缩小区域科研能力差距。中心将依托中国政府原子能奖学金等既有机制,定向培养澜湄青年科学家,形成“技术输入—本土转化—创新反哺”的良性循环,逐步构建以中国为枢纽、澜湄国家深度参与的科研协作网络。

该中心还将与YICMG赛事协同,形成“赛事创新+科研实训”双平台,推动粮食安全、教育平等、城市治理等议题拓展至天体科学基础研究,为澜湄六国青年搭建学科交叉视角。开展澜湄六国青年合作科研计划,助力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以下简称“澜湄青创赛”)选手完善创新创业方案。

今年,中心将进一步整合澜湄区域高校的现有空间与地面资源(如复旦大学卫星地面站等设施),深化数据共享、设备联调与技术协作。通过联合泰国宋卡王子大学、老挝国立大学等机构共建协作网络,推动跨国科研团队在卫星数据解析、空间载荷验证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

未来,中心将积极响应《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以科研深化与国际合作为双轮驱动,逐步建立起开放共享的研究网络,强化区域间的科技纽带,推动澜湄六国在天体科学领域协同发展。

0 阅读:43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官方账号,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