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文是吉林长春人,出生于1935年,他的父母都是靠种田为生的农民,由于家里孩子多,地又少,因此生活十分困难。为了谋生,王洪文很小的时候就去给姨夫家放猪,这样家里就能减少一张吃饭的嘴。东北解放后,王洪文的家乡进行了土改,一家人的生活才有了好转。1950年,15岁的王洪文参军入伍。不久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跟随24军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
从朝鲜回国后,王洪文先是在崇明岛围堤造田,后来复员,进入上海国棉17厂担任保卫干事。期间,他和一个名叫崔根娣的纺织女工结了婚,婚后育有二子一女。“文革”开始后,王洪文靠“造反”起家,成立了工总司并一手炮制了“安亭事件”,由此受到张春桥的赏识。
“一月风暴”之后,王洪文担任了上海革委会副主任。张春桥和姚文元进京任职后,王洪文就成了上海的“一把手”。1972年,在张春桥等人的策划下,王洪文进京任职,不久后出任中央副主席和军委常委,一度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但他的能力和水平实在有限,根本就胜任不了如此重要的岗位。不久后,邓公就取代王洪文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心生不满的王洪文很快就和江青、张春桥、姚文元走到了一起,组成了“四人帮”。“文革”期间,“四人帮”干了许多坏事,迫害了不少老干部。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不幸病逝,全国人民都沉浸在了巨大的悲痛当中,“四人帮”一伙却趁机四处活动,妄图发动阴谋。
四人当中,王洪文当过兵,上过战场,深知部队的重要性。他多次给自己在上海的亲信马天水和徐景贤等人打电话,让他们切实掌握好“第二武装”,随时待命。除此之外,他还给沈阳军区的副司令员孙玉国打了保密电话,让他调一个装甲师进京。
孙玉国是辽宁沈阳人,比王洪文小6岁,他1961年参军入伍,先是在公安部队任职,两年后调到黑龙江饶河边防站工作。经过六年的发展,他升任边防站站长,相当于正连级干部。1969年3月,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爆发,孙玉国表现十分出色,被沈阳军区记一等功,中央军委还授予了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不久后,他还作为英雄代表出席了“九大”,受到了毛主席和朱老总的亲切接见,并和毛主席握了手。
之后孙玉国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不到五年的时间,他就由一名连级干部升任沈阳军区副司令,成了大军区首长。1974年夏季,孙玉国进京学习,参加了“四人帮”举办的“读书班”,期间王洪文对他极力拉拢。由于缺乏经验,他站错了队。毛主席病逝后,王洪文给孙玉国打电话,让他调一个装甲师进京,孙玉国照办了。
部队刚开出沈阳不久,叶帅就得到了消息,他立即命令这个装甲师原路返回。四天之后,“四人帮”被粉碎,孙玉国也受到了审查,叶帅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称他“太糊涂”,最终他被按正团级干部转业。王洪文则被判处无期徒刑,1992年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