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记者黄健恒报道:3月14日,“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首场活动在婺源大畈正式启动。新闻导师王剑华、文艺导师徐营春、非遗导师汪顺清深入歙砚产业一线,与当地歙砚从业者、文化工作者展开座谈,围绕传统技艺传承、市场推广、文化创意融合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索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新路径。
在走访多家歙砚工作室与雕刻工坊过程中,导师团队详细了解了歙砚选料、雕刻、打磨、成品加工等制作流程,并针对产业发展中的痛点提出专业建议。
非遗导师汪顺清介绍,歙砚雕刻技艺历史悠久,当前面临传承瓶颈,亟须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开发更符合当代消费者喜好的产品,如文创产品、个性化定制砚台,以吸引年轻群体关注。
新闻导师王剑华则从新闻宣传的角度,分享了如何借助短视频、新媒体等方式,让歙砚文化突破圈层限制,提升知名度,助力地方特色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他建议歙砚从业者探索“非遗+直播”“手工艺人IP孵化”等模式,增强品牌影响力。
文艺导师徐营春从文化传播与审美创新角度切入,歙砚文化不仅是工艺品,还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他建议结合婺源旅游资源,探索“歙砚+研学”“歙砚+艺术创作”等创新形式,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文化,推动歙砚产业与地方文化、文旅融合发展。
在座谈会上,婺源歙砚从业者代表纷纷表示,此次导师下乡活动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对推动歙砚产业升级、拓宽市场渠道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悉,“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是江西省委宣传部等多部门联合组织的一项重要文化惠民工程。该计划选派100名新闻宣传导师、100名宣讲导师、100名文艺导师、100名非遗传承导师深入基层,通过专题培训、项目孵化、结对帮带等方式,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智力支持。此次在婺源开展的活动,是该计划落地实施的重要举措之一,后续还将围绕新闻、文艺、非遗等领域开展一系列培训、指导和文化活动,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