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达州乌梅产业三产融合促增收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拥有全国最大的乌梅原生资源林,现有乌梅栽植面积约10万亩。近年来,达州市积极推进乌梅三产融合发展,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结合本地气候条件,达州市不断培育改良乌梅,建立种植示范基地,采用科学化管理,提升乌梅品质和产量,“达梅1号”获四川省林木良种审定。在达川区百节镇,村民通过流转土地、引进业主等方式,建起1300余亩的乌梅示范基地,“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让全村2024年人均纯收入突破3万元。

随着种植规模扩大,乌梅精深加工产业链快速成型。乌梅干、乌梅汁、乌梅酒、乌梅蜜饯等精深加工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落户乌梅特色现代农业园区的四川丹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开发出乌梅产品六大类150多种。目前,达川区引进乌梅加工企业8家、年产值2.2亿元,乌梅产业总产值突破4.3亿元。

每年初春,达川区乌梅山景区万亩花海吸引数万游客,催生“乌梅+文旅”新业态。达川区将加工业与服务业相结合,依托乌梅产业发展,推动农业园区与旅游景区同步建设,每年吸引超20万人次游客前来,形成集观光、休闲、采摘于一体的特色乡村生态旅游项目,也带动沿线村民通过开设农家乐、销售农副产品等方式增收致富。

拓展阅读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