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监督员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如何构筑核电安全的坚固防线吧!

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不仅要当责践行、提升能力,常怀敬畏之心,保持如履薄冰的警醒状态,更离不开监管单位严谨、认真、负责的监察。

近日,项目2号机组顺利完成了一回路冷态性能试验,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和生态环境部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南监督站)太平岭现场监督组监督员一起深入现场,了解在太平岭核电冷试的关键节点,作为监管部门,是从哪些方面开展监督检查,严格履职,确保节点圆满成功,核电安全绝无一失的!

始终坚持核安全第一理念

太平岭核电项目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黄埠镇,是中国首批“华龙一号”融合示范基地,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华龙一号”核电基地,项目规划容量为六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冷试是机组装料启动前的第一次大考,主要通过向一回路充水,升压到223bar(1bar约等于1个大气压力),考验反应堆三道屏障中的第二道屏障一回路压力边界的完整性,为后续机组装料商运打下坚实基础。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根本方针,华南监督站以严的主基调,压实营运单位核安全全面主体责任,加强风险识别和研判,着重对太平岭核电厂2号机组冷试准备情况、调试质量保证有效性、经验反馈落实情况等进行检查,对冷态性能试验前关键路径、先决条件逐一进行现场核实,组织相关专家“问诊把脉”,理清重点事项,推动消除隐患。

“冷试的目的在于验证一回路压力边界的完整性和严密性,是对整个反应堆一回路系统设备部件性能、安装工艺质量的一次全面考验。”

监督员张文斌告诉记者,华南监督站坚持“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严格按照冷试专项监督程序对冷试最高压力平台、系统设备泄漏等情况进行了现场见证、结果确认,确保太平岭核电2号机组冷试及后续现场状态转换工作顺利进行。

以厂为家,全天候守护

山海相依、阳光沙滩、绿树繁花,伫立在海边的核电厂,入眼处尽是美景。然而,对于华南监督站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监护着核安全监督工作的重任,面对的是24小时待命、驻场开展核安全监督工作,与家人的聚少离多……

“核电现场监督员需要24小时在现场值守,对工作我们问心无愧,对家庭我们其实有很多的愧疚。”

张文斌告诉记者,一线监督都是住在核电厂、吃在核电厂,各位监督员轮流值守、随时响应,遇到重要节点的时候,值守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一遇到家里老人、小孩生病的时候,心理上的考验与折磨尤为突出,这需要家里人的大力支持与理解。”

现场值守期间,监督员们要经常去核电施工场地进行现场巡查,对重点施工活动进行现场见证,审查核电厂提交的定期报告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报告,与核电厂就核安全重要问题进行专题沟通,列席核电厂的重要会议等。

“在建核电厂的工作千丝万缕,环节多、工地多、工人多,任何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张文斌告诉记者,监督站的责任就是要确保核安全“绝无一失”。

为提升核安全监管效能,华南监督站建立健全机制,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重要安全问题,组织召开专题沟通会,研判核电现场工作失效点,针对性提出管理要求,建立问题台账闭环跟踪管理,并将经验反馈给其他核电现场。通过“严格监督—跟踪管理—总结反馈”的形式,持续提高监督检查规范性水平,切实提升核安全监督检查效能。

“核安全工作,核电厂是主体。”张文斌介绍说,华南监督站持续强化与太平岭核电的沟通和交流,督促营运单位充分认识核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根本方针,进一步压实营运单位核安全全面主体责任,不断提高保障核安全的水平和能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