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范易成
2025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大事不断,多家公司先后披露了商业化的最新进展。在资本市场,相关企业股价也迎来一波大涨。
在日前召开的江苏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一家来自昆山的民营企业成为7家发言代表之一,它就是在固态电池领域深耕多年的清陶能源。
公司董事长冯玉川在会上表示,公司将加快技术迭代和产品创新步伐,早日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目标,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据悉,总投资达50亿元的清陶昆山固态锂电池产业化项目预计将于本月正式投产,并在3年内实现全部达产。届时,每年的产能可以为约10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固态锂电池。
固态电池以其续航里程长、安全性强等特点,成为新能源汽车未来性能突破的关键。此前,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刘向峰在接受采访时称,全固态电池代表了未来电池的方向,“谁掌握了全固态电池技术,谁就掌握了电动汽车的未来”。
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将是半固态电池的量产拐点,而到2030年,国内固态电池设备投资额有望达到178.1亿元。高工产业研究院则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昆山近十年前引入了清陶新能源,超前布局固态电池产业,如今其发展不仅加速了昆山在新能源赛道的转型,更通过技术溢出和产业集聚效应,助力昆山在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占据关键地位。
清陶能源副总经理何泓材上个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清陶能源的全固态电池已经进入冲刺阶段,计划今年开启整车验证,预计明年可实现量产。
他表示,江苏有着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产业门类齐全,并且存在着电池的巨大潜力市场。“我们今年要加大投入,从产能建设到市场开拓都充满了信心,相信今年会取得远超前两年的发展效果和成果。
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固态电池从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等多条技术路线中脱颖而出,已经成为了下一代电池的领跑者。国内多家车企和供应链上公司都已经给出了固态电池明确的量产时间表。
备受瞩目的固态电池自然也成为全国各地重点布局的产业。目前,国内固态电池相关产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及华南地区。其中,中华东地区集中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地,代表性企业包括清陶能源、深蓝汇泽、中科固能、中创新航等。华南则主要集中在广东,代表性企业有欣旺达电子、亿纬锂能、因湃电池等。
以昆山为例,在引进清陶能源后,在其附近构建起了短距离、高效率的供应链条。何泓材透露,公司近年来积极参与产业链上下游的构造,先后设立清陶(昆山)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等10多家子公司,建成了“新能源材料—固态电池—自动化装备—锂电池资源综合利用—科研成果孵化—产业投资”的完整生态链。
昆山依托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优异的营商环境,抢抓新能源技术革命的风口,近年来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不断成长、延伸的沃土。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在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据昆山发布,截至去年,昆山全市已集聚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超200家,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超600亿元,产品覆盖电池、电驱、电控、整车系统等6大核心部件,50多个种类。
今年1月,年销售额超300亿元的汽车零部件龙头中鼎股份签约落户昆山花桥,计划投资5亿元人民币,打造区域总部和集团研发结算中心,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底盘系统的研发,深度融入昆山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预计年产值可超过10亿元人民币。
3月3日,在清陶能源所在的昆山开发区,总投资4500万美元的又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项目签约落地。据悉,耐落螺丝瞄准市场机遇,决定在昆山进一步扩大在新能源汽车功能性预涂胶紧固件领域的产能,打造高标准、高效率的现代化生产基地,以满足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对高性能紧固件日益增长的需求。
界面新闻从昆山开发区获悉,当前,昆山开发区正积极推动消费电子向汽车电子拓展、从传统汽车零部件向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转型。目前全区已聚集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过140家。未来将努力突破整车制造项目,带动汽车产业链整体跃升。在装备制造产业领域,向新智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更宽领域拓展。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赵立金认为,昆山拥有较为坚实的汽车产业基础和协同配套能力,依托产业链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广阔。”
而引入固态电池领域的头部企业清陶能源无疑是昆山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手棋。
2015年,在清华“昆山周”活动上,昆山市领导被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策文团队的固态锂电池成果转化项目吸引,当即向其抛出“橄榄枝”。
2016年,清陶能源正式签约落户昆山,致力于全固态锂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与生产装备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生产。当时,昆山专门组建协调服务小组,通过全程指导、帮办、代办等多种形式,跟踪解决其各种问题。公司从9月份定场地,到11月装修入驻,前后只花了不到3个月时间。
2018年,清陶能源建成投产了国内首条固态锂电池生产线。不过,因为固态电池技术尚处在不成熟阶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清陶能源都没有实现盈利。昆山并未只关注眼前利益,而是用长远的眼光持续给予企业信任和支持。当年,清陶能源人才团队获评首批昆山市“头雁人才”团队,获得1亿元的巨额资助。
有了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清陶能源走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而跟上汽集团的合作,无疑是给企业又加装了另一个”助推器“。
2020年和2022年,上汽集团分别参与了清陶能源的E+轮和F++轮融资,累计投资约2.835亿元。2023年,上汽再次追加投资27亿元,成为清陶能源的第一大机构投资者。
2023年,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共同组建成立上海上汽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达10亿元,共同研发新技术、培育新产品。去年,清陶能源的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在上汽智己L6车型上实现量产,续航里程超1000公里。快充12分钟,可续航400公里。
2024年以来,中国密集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固态电池行业发展与创新。去年4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鼓励固态电池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去年6月,工信部印发的《2024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中提出围绕固态电池等新领域,支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等。同时,地方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为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而早在2022年,昆山就在《昆山市装备制造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实施意见》中提到,要立足产业基础优势,重点聚焦动力电池领域,主攻非薄膜型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引领打造昆山市固态电池的品牌产品。
2023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昆山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启动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清陶新能源电池产业园、复创新能源科技产业园等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全力打造“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格局。
如今,固态电池即将迎来大爆发,提前布局多年的昆山也许也能搭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快车道,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在昆山市推进新型工业化2025年实施方案中提到,要推动光伏、储能及动力电池、智能电网、综合能碳服务加新能源汽车的“4+1”新能源产业发展,目标是2025年新能源产业产值再上1个百亿级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