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天,18岁的小羽走入加拿大温哥华的本科校园学习心理学,来自不同地区的脸庞带着好奇和期待穿梭,不停有传单递进她手里,有讲座称会向听众演示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她之前只看过它的名词介绍。那时小羽是真的感觉,自己应该可以从国内校园和家庭生活里的压抑状态里走出来,开始全新的人生了。
和远在上海的父母的交流很快只剩下争吵。母亲指责她乱花钱,她梳理所有支出,在网上寻找攻略,开始为自己没规划好购菜量导致浪费而懊悔。
后来持续不到两年就中止的留学记忆,很多都支离破碎、缺失时间标注,有大段独自待在合租房间的时光,无力寻求任何心理援助。
2020年上半年,吞下大量药物的小羽被及时发现送医。住院花销高昂,在上海的父母让她先回国。回来后她才知道家里是卖房供学,她提出中断留学,又因此和父母爆发争吵,焦点是“划不来”。
“从加拿大退学回国读大专,是我最正确的决定。”小羽近日接受采访时曾表述。她至今也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答案,既然家里经济情况这么勉强,为什么非要坚持她留学。
从私立初中到国际高中、出国念大学,一边省钱一边找“好出路”
小羽念幼儿园时,全家从杭州搬去上海。父母在上海郊区买了房,但要省吃俭用生活。小羽哪里的方言都不会说,别人问起,她不会说自己是上海人,“是从杭州搬来的”。
住处附近没什么好的公立学校,母亲将小羽送去念私立,与此同时也一直向她强调要节约。小羽感觉自己出现明显的压抑感是在初中,学习成绩一直提不上,尽管很努力。那时母亲也患病,家里一度需要借钱生活,直至父亲自学编程后跳槽新部门,工资上涨两倍多,家里经济才慢慢稳定。
小羽感觉更多是自己对自己要求高,父母表现出来的态度是无所谓。但也有一些很矛盾的地方,比如父母对她成绩没有要求,但如果发现她学习走神会揍她。
母亲身体好转后,在初三时将小羽送进了一所国际学校。小羽接受的原因之一是终于可以离家远一些。不出意外的话,她知道自己高中后会出国,这也是母亲对她的规划。
在三年国际高中生活里,小羽的精神状态恶化。高一时她早恋了,后来回想,她觉得自己很努力地想要维护,但没有得到对方的尊重,常受到冷暴力。和同学相处也没有特别顺心,是后来有朋友来学校看她,让她意识到自己可能受到排挤。高二,她做出过激行为,在实验室喝工业酒精被学校发现。就医时小羽确诊双向情感障碍。小羽记不清当时父母对此是什么反应,应该比较吃惊。
高二也开始了留学的准备工作。小羽考了三次拿下雅思,她其实更想去英国和美国,但花销太高,最后选择学费只有英美约一半的加拿大,约20万人民币一年。周围许多同学情况和她差不多,最后都选择去加拿大。申请过程很顺利,小羽收到许多学校的回邮,她原本想去多伦多一所大学,在加拿大排名数一数二,但母亲了解后拒绝了,表示不可能承担起学费。最后定的是去温哥华学心理学,专业是她自身感兴趣的,也基于其有就业前景。
回想当时,小羽觉得自己并没有太多心情去畅想国外的新生活,心理状态还是很不对劲。她提出过高中毕业后想歇一年,但父母希望她尽快入学,她就想着,换个新环境也许能把一直困扰她的东西抛之脑后。
在物资充足的环境里“荒野求生”
小羽喜欢自己的大学。校园很大,建筑是现代风,从各种各样的活动里她很容易找到感兴趣的,比如动漫社团、认知心理学讲座。她找到一名国际学校的校友,在开学典礼上还认识了一名越南留学生和一名印度留学生,她们经常约出去吃美食、逛街。除了主修心理学,她还辅修社会学、哲学、生物学,还有几次作为小白鼠参加实验的有趣经历。
但活力就像有规律一样丧失。通常学期初她都愿意外出,到中后期就渐渐封闭,失去时间概念,就算记得有课到当天她也会昏睡过去,没有人找她。温哥华的冬天很冷,她穿着厚羽绒服和防水靴下楼,走一公里多坐公交,到校门口还要再走十多分钟。学校的心理室更远,在失去行动能力的情况下,对她起不到任何帮助。
无法缓解的学业压力和萎靡的精神状态互相作用,常恶性循环。小羽没有想过和父母诉说这些,相反,交流多为经济方面的争吵。
母亲根据从网上的了解,每月给予小羽2千加元生活费。小羽不够用,但母亲说家里为她穷得吃青菜粥,责怪她不会理财。实际上小羽购物不多,到第二年冬天觉得太冷才在当地第一次买衣服。她努力找省钱方法,会因为冰箱里的菜没用完坏掉而懊悔,感觉自己在“荒野求生”,虽然生活物资都有,但需要努力把一切都处理好,在经济上尤其要“严丝合缝”。后来她才知道,对很多人来说每月3千加元才能保障基本生活。
小羽觉得自己状态好时能把这些都处理好,但她始终生着病。2019年她回国后休学过一段时间,已想退学,但父母还是希望她继续,哪怕她重读大一再多一年花销也行。
复学后,小羽在自己还能活动的时候,会使用那种随机匹配的APP找人出去吃饭、逛街,对她来说没有什么感受,只是找个活人陪着。她与许多留学生合租在一栋楼里,彼此之间基本没交流。
2020年3月一个深夜,她收到高中那名早恋前男友的回信——她还一直想向他讨要一个分手的说法。内容没有过激言语,但在她的感受里“冷冰冰,没把自己当个人”,她感觉大脑像宕机,肢体不受控制,随后吞服大量药物。
最后有关温哥华的记忆是在医院里,但也是破碎的,小羽只记得干净的病房环境,针刺进来的痛感,还有同学们投来担心的目光。他们后来说,那几天她状态崩溃,一直在哭。
“留学”这条路,不适合自己
这次回来后,小羽才了解到家里为供她留学卖了外婆在上海的一套房产,尽管如此,要供完她本科四年还是非常勉强。她因要退学和父母爆发大量争吵:已经花出的几十万元要就这么打水漂吗?
直至离家搬至苏州,小羽个人状态才慢慢好起来。她慢慢开始接触咖啡师的工作并以此谋生。她觉得还是需要提升学历,去自考专科学心理健康专业。对于她的选择,父母有时支持,有时不支持。
父亲希望她早点工作,母亲则还准备把她送去马来西亚留学。小羽曾经对留学有过向往,但这愈渐体现为母亲的一种执念。在家中,父亲负责经济来源,母亲负责对她的教育,父亲听母亲安排。母亲早些年曾和多名留学好友一起做马来西亚留学机构,后来因为身体不佳退出。小羽也会想,好友的经历是不是给母亲描画了一幅图景,让母亲想要在她身上弥补留学这个遗憾?
如今能一下想起的留学生活里的开心时刻,小羽说是受相识的印度留学生邀请去家里一起看动漫,一起看得哈哈大笑,那样的感受很温馨。此外,还有街头遇到的小提琴手,某天路上遇见的晚霞,还有牙买加的一种烤鸡,她偶尔会想念它的味道。
小羽没觉得不值,课堂和生活上接触的很多东西,她都感觉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和思维,但也许就像网上说的“家里没有一千万资产不要去留学”,意思是留学支出只占家里总资产的部分比例,这条路不适合她。“选择留学,一定要给自己留余地,也要考虑清楚自己的需要,除了经济条件,也需要自己努力跟上学习。”
(小羽系化名)
潇湘晨报记者吴陈幸子
用户11xxx10
傻子。留着几百万的房子都可以养老了,还读什么书。
鸿城⊙∀⊙
都是一般条件就别折腾了,不如直接去缴养老金
用户17xxx17 回复 拯救歪芽芽的天使 03-22 21:19
希望你能多领点养老金……[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拯救歪芽芽的天使 回复 03-22 18:36
说到做到呦!别找有退休金的当亲家。
待机不足
都确诊双相了,还送她去国外,生活费还给的不足让她过的紧紧巴巴。一篇文章看下来看到爆发好多次争吵。这种家庭环境和教育理念,小孩容易出问题。现在有能力克服困难打算自考,算是很不错的了
用户16xxx16
留学不必然意味着镀金,在好大学挖掘好才能自然可以受到认可与重视,学什么怎么学不重要,关键是能否体现与贡献出宝贵的个人价值
双鱼
卖房留学还能为啥,他家里人为了面子呗。[得瑟]为了自己那点不值钱的面子可劲折腾孩子。
双鱼 回复 03-23 17:42
也没人说别的啊,这就是说他家里人搁那瞎折腾,孩子不是念书这块料,为了面子搁那硬撑,你这是在扩展理解啥呢?[狗头]
EVENSTAR 回复 双鱼 03-23 17:54
砸锅卖铁望子成龙,很多父母不都这样嘛!她从小就在国际学校我想她家里并不是一贫如洗,我没扩展啥只是说出一句可能性。我也不觉得她父母是为了面子大多数父母是希望子女好才这么付出的!
天秤座℃静海沉沙
留什么学?需要把上海的房子卖了才够?
Cl_Smoothcrew
编你妹,杭州人不懂讲上海话,都是吴语片区的,学起来快的很
地狱神吾者
这父母,糊涂啊
拯救歪芽芽的天使 回复 03-22 14:30
知道为啥这孩子只能考大专了吧?遗传,一家人脑袋都不灵光。
随便看看
还是有能力的人能比祖辈更强一些。其他的就是瞎折腾,关键是早就告诉是瞎折腾还不信,非要鸡飞蛋打才后悔,屡战屡败,再战还败。
漫步小城 回复 03-23 05:50
父母死要面子
随便看看 回复 漫步小城 03-23 12:56
也有子女自命不凡的
延庆人
花那么多钱出国留学,还不如花钱让她去月嫂培训班
直愚者
几百万存银行,每个月利息都是很可观的
用户16xxx12
典型又菜又爱玩,她妈不富裕又想出去留学,便宜的国家便宜的专业[得瑟]
用户10xxx71
毕业也赚不回学费...
用户10xxx26
一言难尽,有些人从来都不是为自己而活的
初夏真好啊
上海房子最少100多万,存银行50万定期10年,利率5%一年,那么10年后本金加利息100万。50万存活期,利率1.5%第一年也有5~6千… 在广西养老香得一匹,吃的玩的每月花3000~5000,住酒店不买房,只要帐玩得好,够爽一辈子了。外国留学遭那分罪干啥[得瑟]
ycqmwh8317
崇洋媚外病态心理的父母
砍客
我在想,以后大部分是大学生,底层还需要人做吗[并不简单]哈哈
多啦阿梦
没那个条件就别硬撑。双输的结果是早有预见的
书安
那么卷干嘛
张可予
这个成绩这个心理素质最好就是别瞎折腾,让自己压力小一点。
用户10xxx90
上一辈有些还是崇洋媚外,出国留学成为了执念
社会主义接班人
脑子瓦塔了
在座各位
这种人本来就精神状态不好,精神病,不具备群体研究价值。
风有信花不误
及时止损
新大陆
流水账,不知所云。
大黄
有房子 找个对自己好的高学历对象不赢麻了
拯救歪芽芽的天使 回复 03-22 14:31
放心,那种男孩儿翅膀一硬就跑了。
扯蛋
没活明白,两代人失去了快乐的人生。
布衣咸鱼终焉式-不归路
独在异乡为异客,生活三观不合的坏境会回家很正常。
流浪剑客
学心理学 学完了回去也没工作。。。
用户10xxx00
小羽早就嫁给我了,她现在是我老婆了。
用户10xxx16
生活别太执着,要学会调整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