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专业科技保险公司——太平科技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平科技)现人事变阵。近日,顾骁勇辞去太平科技总经理职务之后,由李伟担任临时负责人。
太平科技2018年成立至今,累计亏损超4.3亿元,综合成本率长期突破140%,2024年净利润仍亏损0.27亿元。
李伟出任太平科技临时负责人
3月18日,太平科技发布公告称,因工作需要,公司于3月14日指定李伟担任临时负责人。李伟现为太平财险北京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2022年底由太平财广东分公司总经理任上调任而来。
2月28日,太平科技发布公告称,顾骁勇因工作需要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公开资料显示,顾骁勇生于1973年,曾任太平人寿审计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太平金融稽核服务(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太平财险副总经理、合规负责人、首席风险官、审计责任人等职。
太平科技由中国太平、浙江金控等实力股东共同发起设立,是中国第一家专业科技保险公司,2018年1月获批开业,至今已满七年时间。七年间,这家保险科技公司已更替4任董事长、3任总经理。
值得注意的是,太平科技的董事长通常由股东方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浙江金控)委派,而总经理则从中国太平体系内部产生。现任董事长、非执行董事陈瑜于2023年11月获批任职资格,他曾担任宁波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河北银行青岛分行行长等职务。
目前,太平科技官网还未更新李伟的个人信息。目前,该司高管团队包括副总经理、合规负责人、首席风险官裴峰(1976年10月),副总经理夏爱明(1976年10月),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总精算师曹立(1976年9月)和审计责任人裴双根(1983年9月)。
原始股东由9缩8,连续7年亏损
成立之初,太平科技由9价股东联合发起设立,注册资本8.55亿元。
去年,该司股东阵容发生变化。2024年6月,创始股东恒华租赁将3.51%股权转让给浙江兴科科技,股东数量从9家缩减至8家,兴科科技持股比例升至8.19%,成为第四大股东。
作为一家专业性保险科技公司,太平科技的业绩表现始终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从净利润表现来看,太平科技自2018年成立以来始终处于亏损状态。在连续7年亏损中,公司合计亏损4.31亿元。其中,2021年亏损幅度最大,此后三年,公司亏损幅度逐步收窄。
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太平科技成立首年亏损即达-0.78元,随后2019-2023年,年度亏损额分别为0.53亿元、0.63亿元、1.27亿元、0.47亿元和0.36亿元。2024年,该公司亏损态势持续,净利润为-0.27亿元。
保费收入层面,太平科技2024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4亿元,较2023年同比上涨11%。结合近年保费收入,公司保费在经历了成立前三年的持续增长后迎来转折。2020年,该险企保险业务收入成功突破亿元关口,同比增长24%。随后经历连续两年下降,2021年至2022年分别同比下降9%、23%。2023年保险业务收入大幅提升,由0.7亿元增至1.26亿元,同比增长高达80%。
成本端上,2024年太平科技的综合成本、费用、赔付率分别为141.35%、65.8%、75.55%,尽管三率持续下降,但目前综合成本率仍超过100%。
资产方面,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太平科技总资产达到6.6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净资产为4.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由于负债的减少,2024年该险企资产负债率降至35%,即该险企财务风险得到进一步降低。
偿付能力方面,截至2024年末,太平科技综合、核心偿付能力均为936.41%,远超监管标准。风险综合评级(分级监管)方面,2024年第二季度,综合评级由此前的B级成功升至BB级。
本文源自:险企高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