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外卖员、快递小哥,也是生活的骑士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胡雪怡摄影童臻熙邹尚奇龚文

在平日,或许你对这类人群屡见不鲜,他们虽然穿着颜色醒目的工服,但常常“来无影去无踪”地穿梭在城市各个角落,并不惹人注意。

3月23日,40余名外卖骑手、跑腿小哥、快递员同时出现在长沙市图书馆。与寻常不同的是,他们手里都拿着同一本书——“外卖诗人”王计兵的《手持人间一束光》,来参加这位同行的新书分享会,共同聆听他与著名作家王跃文展开一场特别的文学跨界对谈。

为了生活,我们都一样

“和王计兵作品《刷屏》说的一样,没订单的时候不断滑动刷新手机屏幕,一如过去在土地里挖红薯一样,都是为了生活。”今年25岁的邹洪奎正兼职做跑腿,看到分享会的活动信息后,对王老师从外卖骑手到诗人的经历很感兴趣,便报名参加了。

不论是刨地还是手指刷屏,同一个动作在不同的环境里仍然为同一个意义。比邹洪奎大了32岁的王计兵自15岁离家打工,搬砖、淘金、流浪街头……“送外卖是我半生经历中最轻松的一份工作。”目前,王计兵已从业快递2年、外卖7年,累计骑行了16万公里,在送外卖的间隙创作了5000余首诗歌,出版了一本又一本诗集。

从《赶时间的人》《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到《手持人间一束光》,王计兵毫不吝啬地向同行、读者分享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创作过程以及喜怒哀乐的瞬间。有些人觉得苦,但他从来不觉得。

“可能我天生是乐天派,不会为生活感觉到垂头丧气,因为人的生命状态、能力是不一样的。日子其实一直在进步。”对喜欢写作的王计兵来说,送外卖恰好给他提供了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当爱好与生活高度融合,这比赚了多少钱更开心。

写小说同样需要观察生活的习惯。王跃文认为:“王计兵先生的诗看上去诗写自己的生活,其实是写所有的人生。”写作的情怀、细节的处理、情感的把握都是打动读者、产生共鸣的重要因素。

坚持是惯性,热爱是本能

爱好需要坚持,而坚持会产生惯性。凭借着惯性,王计兵坚持写作数十年,擅于在各种生活的细节里留下思考的痕迹。送外卖途中、走在河边、和家人相处的过程,他允许灵感的乍现,努力寻找着不易察觉的诗意,再迫不及待地表达出来,“太忙了就用语音录下来”。

跑长沙火车站、五一广场片区的饿了么外卖员黄超对王计兵的文字感同身受:“人还是需要有热爱生活的本能,然后更好地去热爱生活,才不会被现在一些烦恼所束缚”。他说,王老师的诗文及背后经历都很真实,自己也从中获得启发,笑对人生或许是让一件坏事及时止损的办法。

“外卖员不只有柴米油盐。”身为外卖站点队长的黄超接着表示,送外卖不是生活的全部,队员还是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以及他们自己,钓鱼、养花养草、陪伴家人等等都是队员喜爱做的事情。

“05后”外卖员王康第一次走进长沙市图书馆。刚从失业中缓过劲的他,说“王老师好像学校里的语文老师,我还在上课”。他充满希望地告诉记者,今后会努力工作、奋斗,和女朋友过上幸福的生活。

馆内,静音的手机让这些疲惫的身躯得到片刻休息,同行的言语让这些匆忙的灵魂得到精神抚慰。

分享会结束时,骑手们依然拿着《手持人间一束光》,带上一路的书香,扮演生活的骑士,为明天的美好“冲锋”着……

0 阅读:4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平台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并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