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黄忠
通讯员刘文刚
春暖花开,又到了踏青好时节,森林防灭火进入关键期。
清明节将至,野外祭祀活动通常要点烛、燃香、烧纸以及燃放烟花爆竹,这些活动都极易引发森林火灾。
如何防范森林火灾,遇到山火该如何快速救援?3月24日,湖北省宜昌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地探索运用无人机开展森林灭火,有效破解山区夜间灭火的难题。目前,宜昌市森林防灭火无人机应急救援保障队、宜昌市森林防灭火无人机应急救援队已正式成立,这让当地开展森林防灭火工作如虎添翼。
据了解,宜昌市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153.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9.4%,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6个,国有林场22个,有林A级旅游景区41个,林区地形复杂,海拔2000米以上山头有54余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960座,最高海拔达到2427米,森林防灭火工作尤为重要。
该负责人介绍,宜昌市应急管理局与社会力量合作,建立以扑救森林火灾为主要任务的宜昌市无人机应急救援队、宜昌市无人机应急救援保障队,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各地社会力量参与。目前,该市已登记社会力量84家,飞手198人,大中型无人机760架,签订服务协议47份,建立紧要时段备勤、战时应急救援的工作机制,形成无人机应急救援网络,全面覆盖森林防火高风险区域。
一架架无人机“挂弹”升空,迎着熊熊“火焰”,精准投下一枚灭火弹,火势得到有效控制……3月7日上午9时,宜昌市无人机森林灭火培训暨战术演练在长阳郑家榜村举行。此次演练由新成立的无人机应急救援队主导,集合了宜昌市16支应急救援队,27架无人机。演练模拟高山陡坡峡谷区域发生森林火情,重点展示了无人机在森林灭火中的四种战法,有效检验了组织指挥规程和战法战术。
“通常情况下,按照3小时扑灭一起一般森林火灾要求,调度无人机8组24架参与灭火。”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宜昌市应急管理局与宜昌市智能无人机灾害预警重点实验室等单位,联合开展技术战法战术研究,创新编印《宜昌市大中型无人机森林灭火组织指挥规程》,推出水箱、水袋、弹药等系列产品。大容量快速洒水系统,水箱容量80升,40秒完成喷洒,一次作业5分钟覆盖9平方米;4通道投放系统,单路承重25公斤,可一次挂载4枚灭火弹或4个灭火水袋;单通道大载重投放系统,挂载承重100公斤,实现远程定点投放;森林消防水枪挂载系统,采用高强度专用水枪挂架,配套高压水泵,实现远程以水灭火。
[链接]
在野外遭遇山火,怎样科学逃生避险?
“遭遇山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持冷静、判断火势。”湖北省应急管理厅有关专家介绍,如果火势比较小,可以利用身边的树枝拍打火苗,或者用土覆盖的方法来控制火势;如果火势较大,要避免与火直接对抗,并以最快的速度撤离至安全区域,等待专业的扑火队伍来处置。
一是要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优先选择向逆风或侧风方向逃生,往开阔地、道路或者河流等没有可燃物的区域逃生,千万不能顺风跑。
二是要降低重心,避免吸入浓烟。火场周围浓烟密布,要用湿毛巾或者衣物来捂住口鼻,防止过多吸入浓烟。烟是往上升的,身体越低越好。
三是要前往空旷地、烧过的地方、岩石区、溪流边等安全区域躲避,千万不要进入密林、草丛或者谷底等危险地带。
四是要及时求救,拨打119或者向外界发送位置信息。如果手机用不了,可以利用鲜艳的衣物或者旗帜放在较为明显的位置挥舞,等待救援队伍快速发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