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出陕断面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安康水环境质量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

3月24日下午,记者从安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康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省前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水环境质量均排名全省第一。

据安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德朝介绍,安康2024年全市城市水环境质量指数2.9445,水环境质量连续3年排名全省第一。全市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汉江出陕断面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全市42个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Ⅱ类及以上。其中Ⅰ类水质断面6个,占比14.3%;Ⅱ类水质断面36个,占比85.7%。与上年同期相比,紫阳洞河口、江口镇沙坪村沙坪桥、旬阳县城饮用水源地3个断面持续保持Ⅰ类标准;民主集镇建成区、六口水文站、南江河出陕界3个断面由Ⅱ类提升至Ⅰ类;瀛湖水质由良好转为优。

“我们坚持顶格化推进,安康市委、市政府始终将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放在压倒性位置,自2022年起,启动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提标升级,市委主要领导定期安排部署,市政府主要领导采取‘双周调度+一线调研’方式,运用明查暗访、通报曝光、督查督办等手段,层层压实责任链条。突出精细化管控,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管,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排查确定入河排污口1221个,溯源率100%、整治完成率78.8%。”李德朝说,安康市还将境内420个重点污染源(风险源)视频监控点位、134个排放口、941条河流、2206个环境网格员纳入智慧监管平台管理体系,实现“一张网”实时监测预警全覆盖、多部门齐防共管新格局。建成全省首家水生态监测实验室,建设小型水质自动监测站8座、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站27座,对汉江干流入河排放口水质状况精准溯源、全过程监管。

同时,探索协同化控源,与上游汉中市、下游十堰市分别签订水质保护跨区域协调联动合作协议,与万源市、郧西县等分别建立跨区域水环境保护协作机制。通过与毗邻市(县)开展联合监测、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实现跨区域精准保护与风险预防,汉江流域上下游、左右岸联动保护机制基本形成。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张松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