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运送恒温血包、参与消防灭火、喷洒农药、检修电路,甚至载人游览嘉陵江美景……近日,在南充市低空经济产业链工作推进会上,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应用场景,彰显出南充在低空经济赛道上的创新实践与产业雄心。
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上半场,从政策布局到场景落地,从技术研发到产业链协同,南充正以“低空+”为密钥,解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密码。
低空经济如何省钱——看民生场景的“降本账”
在南充市中心血站无人机运送血包首飞仪式现场,一场模拟关乎生命与时间的赛跑正在激烈上演。实时监控画面显示,南充市中心血站与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顺庆院区的两地直线距离3.6公里。若采用传统交通方式,受堵车、天气等因素制约,走完这段路程可能需20多分钟甚至更久,而当日借助大疆M350无人机运输,时间被大幅缩短至8分钟以内。
“以前传统运输方式不仅耗时久,还可能因各种突发状况延误,影响用血安全。”南充市中心血站相关负责人在现场介绍,“现在用无人机运输血包,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运输成本从120元/次降至60元/次。”
高效省时又省钱,背后是南充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双链路通信系统”在发挥关键作用。依托这一创新技术搭建的智能管理平台,操作员仅需轻轻点击操作界面,无人机便即刻响应,凭借先进算法自动规划出最优航线,同时启动全方位监控功能,对血包温度及周边环境数据进行实时、精准监测,进而保障飞行安全。当下,南充市中心血站正紧锣密鼓地推进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力求实现无人机运输血包常态化,为医疗急救用血提供坚实保障。
在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优势后,低空经济在农业场景中的应用同样成绩斐然。在顺庆区桔子乡村美宿,低空飞行器在广袤田野上空盘旋,“低空+智慧农业”让传统农田焕发新的生机。一架大疆T60植保无人机在接到“起飞”指令后迅速升空,多光谱传感器实时分析作物长势,双离心喷头依此动态调整药剂喷洒量。
“低空经济为现代农业赋能,显著提升了农业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基于此,我们研发了打草车、洒水车以及运输果蔬的各类农用机械,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四川果城创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罗凯介绍说,该公司研发的自动喷洒无人车在果树下作业,与无人机共享作业地图,精准进行药剂补给与任务接力,综合效率提升了50%。
同时,通过先进的遥感和监测技术,低空飞行器对农作物生长周期、土壤养分、病虫害等进行全方位监测,实现精准施肥、智能灌溉,让农业生产从此告别“靠天吃饭”,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我们还将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低空经济在医疗、农业等民生领域的广泛应用,让更多人享受到低空经济带来的便利与实惠。”南充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范雪峰表示。
低空经济怎么赚钱——文旅产业的“新生意”
近年来,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低空旅游凭借其新颖视角和独特体验,逐渐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南充敏锐捕捉到机遇,积极布局相关项目。在凤仪湾国际飞行营地和阆中水城低空旅游项目现场,“低空+文旅”正开辟出一条文旅融合新路径。
游客乘坐低空飞行器,于天际遨游,将嘉陵江的湖光山色、人文胜景尽收眼底。在阆中水城码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渐起,一架国产A2C水上飞机在水中轻盈滑行,高速滑行后迅速腾空而起,驶向蓝天。
“自去年12月项目正式运营以来,市场反响热烈,最多一天能实现60多次起降,截至目前已有超2000名游客参与体验。”水上飞机项目运营现场负责人周刚介绍道,该项目以阆中水城的起降点为核心,在半径5公里、高度200米以下的特定空域内,为游客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空中游览视角。谈及未来规划,周刚表示,团队准备在今年五一期间增加一架飞机投入运营,进一步提升接待能力,让更多游客能够拥有这份别样的低空旅游体验。
“阆中文旅资源丰富,机场基础设施有优势。”阆中市低空经济产业链专班办公室负责人蒲标告诉记者,专班将进一步加强对接,争取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在低空文旅、通用航空、生产制造等方面发力,推动阆中低空经济发展。
低空经济靠啥保障——企业与政府的“协同战”
在凤仪湾附近乡道,国网南充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巡检作业。只见数架低空飞行器搭载高清摄像头,沿着蜿蜒的电力线路高速飞行,线路的每一处细节都被清晰捕捉。另一边,技术人员紧盯着监控屏幕,凭借智能分析系统,精准定位线路上是否存在螺丝松动、绝缘层破损等问题。
“无人机巡检作业优势显著,通道巡检日巡效率较人工提升3至4倍,杆塔精细化巡检能自动排查缺陷隐患,切换红外视角还能检测线路连接部位发热情况。”国网南充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技术专员邓瑞对这些“并肩作战”的新伙伴赞不绝口。
然而,随着无人机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低空空域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等问题逐渐显现。包括电力巡检中发现的信号干扰、飞行空域受限等实际问题,也正是制约南充低空经济发展瓶颈的缩影。
去年年底,《南充市低空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35)》与《关于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相继出台,这是南充紧跟成都、绵阳等地步伐,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而制定的重要规划。在全市低空经济产业链工作推进会期间,《南充市争创全省低空运行管理试点市工作方案》与《加快打造低空飞行应用场景的行动方案》也正式发布,进一步明晰了发展路径。
去年11月1日,南充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研究院在西华师范大学揭牌成立,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智力支持。“研究院成立4个月以来,已与多所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就合作事宜展开深入交流。”院长戴彬介绍道,未来,研究院将发挥政府智库作用,跟踪调研南充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为政策制定和产业发展提供依据,助力南充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望新的一年,南充将聚焦空间保障、产业集聚、场景示范、设施建设四大关键领域,推动低空制造、低空飞行、综合服务、低空保障协同发力。“南充城市低空产业发展人才荟萃,应用场景丰富,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推动全市低空经济产业加快发展、整体成势,让低空经济成为南充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范雪峰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