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银”促就业资阳“放大招”奏响就业“奋进曲”

就业稳,民生安,经济兴,是社会繁荣稳定的压舱石。

资阳深刻洞察就业的关键内核,以果敢之姿“放大招”,凭借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全力为企业发展“添柴加薪”,为人才汇聚“广开大门”,推动就业局势持续向好。

企业招工补贴助力企业“轻装快跑”

“非常感谢企业招工成本补贴政策,多少还是能够帮助我们企业减少一部分花销。”3月21日,四川恒和鑫口腔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陈亚丽谈及此项政策,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自2023年起,该公司已连续两年享受这一补贴,这份来自政府的支持,让企业在发展路上更有底气。

“这个政策无需我们申报,就业部门工作人员主动对接,服务贴心又高效,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政府对企业的关怀。”陈亚丽补充道。

资阳市的企业招工成本补贴政策,是积极响应中央、省委号召的重要成果,于2023年重磅推出。该政策主要面向招用新成长劳动力,且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购买社会保险的企业,创新采用“免申即享”模式,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1000元/人的补贴。截至目前,已有400多名新成长劳动力受益于这项政策,累计发放补贴30余万元。

近日,2025年第一批企业招工成本补贴名单公布,爱齐(四川)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资阳市雁江区华晨嘉美幼儿园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即将享受政策红利。

出台“金”政策解锁就业新“密码”

除了积极响应中央及省上政策,资阳在稳定和促进就业方面有自己的“解法”。2024年11月,《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实施意见》出台,一系列具有资阳特色、针对性强的举措相继落地,为稳定就业局势、推动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5年,资阳市安岳县“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市就业促进中心供图

·外出招聘补贴:鼓励市内企业(不含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和民办高校积极参加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外出招聘活动,并给予有力的资金支持。前往川渝地区招聘的企业,可申报1000元/户的一次性交通和食宿补贴;前往其他地区的,补贴标准提升至2500元/户。这一政策大幅降低企业招聘成本,让企业能够跨越地域限制,广纳贤才,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高校毕业生来资留资就业生活补贴:市内外高校、技工院校、中职院校毕业年度的毕业生,只要在资阳规上工业企业和已投产重点产业项目连续就业12个月,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就能获得3000元/人的一次性生活补贴。市就业促进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此项政策不仅是对毕业生生活的实际帮助,更希望他们能在资阳稳定就业,融入这座城市,在自身价值得到体现的同时也为地方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院校输送用工补贴:针对市内高校、技工院校推出激励政策。当这些院校毕业年度的毕业生在资阳市“四上”企业就业并连续购买社会保险6个月时,学校可按1000元/人的标准获得一次性输送用工补贴。这一政策促使学校紧密围绕本地产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为企业长远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返乡劳动力留资就业生活补贴:对于在市内规上工业企业和已投产重点产业项目连续就业12个月并缴纳社保的人员,给予2000元/人的一次性生活补贴。这一政策让返乡劳动力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与支持,吸引他们回乡就业,为本地企业引入丰富的人力资源,同时有力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地方经济全面发展。

·降低企业用工成本补贴:对于参加社会保险员工人数保持稳定的主导产业工业企业通过劳务派遣用工,经认定后可按购买劳务派遣服务费用的20%获得补贴,每个用工企业每年补贴上限为10万元。这一政策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灵活的用工选择,优化了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资阳,推动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以心促就业多方共赢促发展

资阳市的就业扶持政策,是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方共赢的生动实践。不仅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劳动者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保障劳动者权益,更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市就业促进中心相关人员表示,每项政策标准的制定,都历经深入调研和精确核算,充分考量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和生活成本差异,彰显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人性化。

“比如大学生补贴3000元,返乡农村劳动力补贴2000元,是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并进行费用测算后确定的。大学生可能面临租房等生活成本,而返乡农村劳动力大多为本地人,生活成本结构有所不同。”

市就业促进中心相关人员认为,各项政策举措的意义远不止于资金补贴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政策引导,督促企业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规范企业用人行为,推动企业建立更加完善、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长远看,这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今后,资阳也将持续完善和探索更多更好的稳定和促进就业举措,力争让就业扶持体系释放更大效能,让“活力之城创业之城”的城市名片底色愈加厚实。

全媒体记者李荣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