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马维勇白松)近日,在邢台市襄都区围寨河塔林桥西侧,施工人员正有序开展气盾坝基础浇筑工作。
“城区河道排水设施安全性检测、修复及智能化改造是当前加快推进的重点项目。”邢台市城管局城区河道管理中心工程科科长张明珠介绍,该项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重点在汛期之前完成护坡和河底修复;第二阶段主要对橡胶坝和拦水闸进行智能化改造。项目完成后,将全面提升河道防汛排涝能力和生态景观水平。
以“生态修复、精细管理”为核心,该中心加快设施修复,开展沿河增绿,切实提升周边环境品质,努力打造“水清、岸绿、路畅、景美”的城市滨河空间。自中心城区市容市貌整治提升春季大会战启动以来,已累计完成绿化补植、设施修复、环境卫生等任务200余项。
该中心推行“技术员+施工队+管护组”三级联动机制,集中攻坚河道设施短板。目前,累计检修、冲洗照明设施246套,修复护栏326组,修复破损道路428平方米。针对牛尾河、小黄河等3处历史遗留的“出行难”路段,通过路基加固、沥青铺设等方式,全面消除道路安全隐患。
抢抓春季有利时期,该中心按照“一点一策”原则,开展沿河增绿行动。对邢州古城内游园、茶棚沟公园等10处重点区域实施景观提升工程,通过栽植红叶石楠、南天竹等彩叶植物,打造“春有花、夏成荫、秋染彩、冬见绿”的四季滨河风光。与此同时,河道沿岸补植麦冬、菊花等地被植物8900平方米,清理枯枝杂草260立方米。
此外,通过“河长统筹+科室督导”的双线排查,实现河道环境问题“即查即改、动态清零”。截至目前,该中心累计清理垃圾1112立方米,清理河道沉积物1800立方米,常态化保洁机制为市民营造更优质的亲水休闲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