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声音丨九三学社中山市委会:规划建设“香山古城步道”,展现文化名城魅力

“老城区沉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正是城市的根基和生命力所在。”今年中山两会期间,九三学社中山市委会带来了《关于规划建设香山古城步道的建议》的提案,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市委会副主委李兴国作为代表介绍了建议思路。他表示,规划建设“香山古城步道”,将散落在城市角落的历史古迹“串珠成链”,让游客以城市漫步的形式感知香山古城的历史文化沉淀,感受文化兴城的魅力。

李兴国。见习记者盖刘宝

香山古城主要位于石岐街道,浓缩了中山八百多年的建城史,是香山近代商业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山人民的集体记忆所在。据统计,石岐街道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24处、历史建筑67处。这些历史古迹,代表了中山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城市风貌,承载了香山古城的文化沉淀和历史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九三学社中山市委会在前期调研中发现,目前中山存在缺乏重磅地标与合理的历史游玩线路、历史古迹零散且缺乏路线指引、部分历史古迹长期闲置未得到有效活化利用、包装和宣传力度不足、旅游配套设施开发滞后等问题。

该如何以有限的资源投入激发老城区新活力,进一步提升香山古城的文化魅力、品位与价值,打造中山文旅新亮点?李兴国提出了以下具体建议——

一是科学规划路线。遴选位置相近且有代表性的历史古迹作为步道的节点,其中较热门的历史古迹选为步道的核心节点。从游客体验出发,规划多条不同走向、不同长度的路线,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二是重点做好线路标识。沿城市道路铺设美观清晰、具备宣传效果的标识和指引,让游客可以不看地图、导航也能准确到访各个节点,实现导览可视、游玩可寻。

三是完善节点设施。保护并活化利用闲置历史古迹,如开辟为博物馆、图书馆,为大众提供展览、阅读、文化沙龙等多元文化服务。更新历史古迹解说牌、文保碑,向游客传达更详细的信息。同时,增设旅游配套措施,如停车场、餐馆、纪念品商店、洗手间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