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牵头实施的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智慧枸杞园关键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及采收机械配套研究”通过专家验收。“该项目成功构建起国内领先的枸杞智慧生产系统,为传统枸杞产业转型升级注入科技动能。”项目验收专家组组长宿文军表示。
作为自治区“六特”产业之一,宁夏枸杞产业近年发展势头良好。然而,枸杞产业化发展中存在良种良法配套性不高,信息化程度、机械水平和肥效利用率偏低等问题。针对制约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问题,在自治区科技厅立项支持下,项目团队历时四年围绕品种选育、智能装备、数字农业等核心领域开展系统攻关,形成了覆盖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成果。
项目建成智慧枸杞园示范基地45亩,初步建成全区乃至全国枸杞智慧农业技术应用平台,基本实现了枸杞生产智能化、机械化、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推动了枸杞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应用北斗导航采用无人驾驶枸杞专用链式开沟机标准化建园模式,建立生荒地“开沟改土+秸秆还田”土壤改良技术,有机质提高40%,苗木定植成活率在95%以上;示范枸杞新品种(系)10个;建立适宜于农机作业的轻简化篱架整形修剪模式,实现早定型、轻简化修剪;研发枸杞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1套,开展10个枸杞新品种16个施肥方案的研究示范。
“团队聚焦宁夏枸杞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创新集成和示范应用,打造数字生产体系、数字管理体系、数字经营体系,目前已初步构建枸杞标准生产平台、决策管理平台和智慧营销平台等。”项目负责人石志刚表示,通过创建“优质品种+标准建园+规范生产+质量监控+智慧管理”模式,实现了枸杞生产的全程质量监管,打造安全放心枸杞产品,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发展枸杞产业、区域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融为一体,对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提质增效和推动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截至目前,项目团队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8件、软件著作权10件。(宁夏日报记者马越贺紫瑞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