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当前特别是“3.30”警示日、清明节期间大熊猫国家公园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多措并举,织密“防火网”、筑牢“防火墙”,严防森林草原火灾发生,全力打好高火险期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攻坚战。
认清形势,始终拉直绷紧森林草原防灭火之弦。一是认清形势,提高政治站位。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管理分局要求各县管护总站务必认清当前异常严峻形势,克服麻痹思想和经验主义,坚持警钟长鸣,坚决扛起雅安片区森林草原防火责任。二是高度重视,全面安排部署。雅安管理分局逢会必讲防火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发工作部署通知和专项工作方案10余件研究部署防火工作,要求各县管护总站做到事事心中有底,坚守雅安片区“零火情”底线红线。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园地共防机制。雅安管理分局成立森林防火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防火办负责日常工作,形成全局上下全体干部职工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各县管护总站联合属地林业主管部门,与各基层管护站、国有林场(天然林保护公司)、林区生产经营单位等签订森林防火工作责任承诺书100余份。与片区相邻乡镇政府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签订联防联控协议书13份,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有火同扑、无火共防。
聚焦重点,持续提升森林火灾风险防范能力。一是强化暗访督导,全面排查整治隐患。雅安管理分局组织驻扎专班人员10人,于去年12月起至今年5月,深入宝兴县7个乡镇、37个村社开展驻地督导工作;分局领导带队分2组赴各县开展专项督导,防火期每月至少督查2次,在节假日、“3.30”警示日和高火险期等关键时段,靠前下沉加大督查力度,坚持动真碰硬、真督实查,发现问题现场反馈,跟踪督促推动整改闭环。各县管护总站共计开展隐患排查整治150余次,排查重点场所、目标90余个,发现整改问题隐患66处;排查输配电设施设备41个,排查输电线路达180公里,排查整治隐患28处,修剪砍伐林木490余株,清理林下可燃物65吨。二是加强源头管理,严格野外火源管控。雅安片区共设置森林防火卡点19个,“天空地”防火视频监控34处,防火瞭望台11个,落实巡山护林员530余人开展带装巡护,缴存打火机等火种1340余个,劝返外来车辆90余台次、外来访客1500余人次,努力做到“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三是加强宣传教育,有效提升防火意识。雅安片区积极开展开学第一课、森林防火知识“五进”、防火宣传月、警示日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共计16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76000余份、物品13000余件,张贴宣传标语、横幅520余幅,设立固定宣传碑、牌170余个,有效提升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边群众森林防灭火意识和自救逃生常识,营造全民防火浓厚氛围。
强化战备,持续加强森林火灾应急处置能力。一是严格值班值守,实时掌握辖区动态。雅安片区严格执行雅安市《关于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七条措施》和《大风天气调度机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密切关注属地火险天气预警和林内火情动态,确保火情早发现、早报告。二是修订应急预案,加强防火物资储备。各县管护总站均制定或修订了森林草原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共设立物资储备库9个,配备防护服装450余套,无人机7台,风力灭火机、油锯、割灌机110余台,水泵24台,消防水池、水罐11个,背负式水枪100余个,2、3号工具和砍刀900余把,定期保养维护。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有效提升火情处置能力。各县片区共建立森林火灾应急扑火队伍9支、扑火队员162人,开展森林防火技能培训和实战联合演练16次,防火期靠前驻防扑火队员120余人,并与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边乡镇扑火队、护林员开展联合带装巡护,确保一旦发现火情做到“打早、打小、打了”“火扑灭,零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