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容错再现标志性一幕。近日,深圳发布《南山区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其中一项极具创新性的举措备受关注——提出设立总规模为5亿元的战略直投专项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基金内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这是深圳国资在探索容错机制方面迈出的前所未有的一步,也是继广州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积极探索。
在采访中,多位创投圈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允许基金内单个项目最高100%亏损极大地降低了国资基金投资早期项目的顾虑,将有助于激发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种子期和天使期,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创新生态是非常重要的。未来,南山区的这一实践经验有望得到复制与推广,为其他地区提供颇具价值的参考范例。
深圳国资首提单项目最高容亏100%
记者注意到,《行动方案》提出落实“一笔钱”政策、投早投小投科技行动,设立总规模为5亿元的战略直投专项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对经认定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南山区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初创企业给予领投支持,基金内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据了解,该基金将由深圳市南山战略新兴产业投资有限公司100%出资,其为南山区政府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
上个月,广州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直接股权投资实施细则的通知》,曾提出“在受托管理机构尽职尽责前提下,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出现100%亏损,按照直投资金投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考核”,深圳南山区是其后的又一里程碑式探索。
记者注意到,这一政策还包含创投机构支持行动:对投资南山区企业6家及以上的创投机构,纳入南山战新投种子、天使基金的联动跟投机制,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跟投。对于创业项目,该政策还提出动态遴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中具有引领作用的青年领航创业团队,符合条件的最高给予价值2000万元的综合支持;鼓励银行推出南山专属信贷产品,政府增信,梯度担保,助力南山区科技型企业新增融资1000亿元。
为国资创投“松绑”,又一里程碑式探索
“这是继广州开发区之后,全国范围内的又一里程碑式探索,具有显著的突破性。”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其突破性主要体现在鼓励风险投资,优化投资生态,支持创新创业以及在全国范围内的示范效应。允许单个项目最高100%亏损,极大地降低了国资基金投资早期项目的顾虑,有助于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早期科技创新投资。同时,配合战略直投与跟投联动机制,有望进一步激活社会资本,形成更活跃、开放的投资生态。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同样向记者感慨道,“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允许创投基金在某些项目中承受更高的亏损,将有助于激发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种子期和天使期,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创新生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突破性的政策,无疑将为初创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降低他们的融资门槛,从而加速他们的成长。”
国资创投“不敢投”“不愿投”等问题一直是行业发展的痛点,近两年以来,这一局面正在逐步改观。多地积极探索优化国资创投机构的考核评价机制,试图为国资创投“松绑”。“这是一种积极的趋势,它表明政府正在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宽容和包容的氛围,鼓励创新和风险投资,这种氛围的建立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从而推动创新和创业的发展。”张新原这样认为。
在王鹏看来,南山区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众多成功案例已然在创投领域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尽管允许单个项目最高100%的亏损看似风险高,但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散举措以及严谨有效的监管机制,整体风险将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未来,南山区的这一实践经验有望得到复制与推广,为其他地区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范例。
不过他提醒道,其他地区在推广时绝不能生搬硬套,而是紧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本地的科技创新水平、产业基础、人才资源等关键要素,确保政策能够精准发力,有效推动本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监管和评估,确保政策实施效果符合预期,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创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