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医养融合再添新样本南山锦阁康养中心与复兴医院构建全周期健康闭环体系

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病房,92岁的徐奶奶正在床边做着简单的运动,护理员在一旁轻声细语地引导鼓励着。这个看似寻常的场景,正演绎着北京西城医养融合的深层变革。

近来,西城区依托医疗领域海量优质数据资源,在医养结合服务方面再出新举措。广外街道南山锦阁康养中心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签署战略协议,构建“医疗资源深度嵌入养老场景”的创新模式,打造“医学治疗—医疗康复—照料养护”全周期健康闭环体系,为辖区老年人织密立体化健康保障网络。

复兴医院院长刘云军表示:“此次合作不是简单的医疗资源嫁接,而是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医疗体系与养老场景深度融合,实现医疗数据与养老服务的基因重组。”

康养中心定期举办特色活动,在吸引老人参与的同时,引导老人科学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康养中心工作人员与老人积极互动

康养中心设置“护理+”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

南山锦阁对老人健康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并与复兴医院实现数据共享

医护人员正在辅助老人完成康养训练

专业医师团队到南山锦阁康养中心“上门查房”

床边医疗

零距离守护全周期健康

“护工要为老人创造活动机会,像日常走动、拿取轻量物品等,都可以让徐阿姨独立完成,从而减少肢体肌肉流失,避免身体机能退化。”2月26日,复兴医院综合老年医学科专业医师到南山锦阁康养中心“上门查房”时说道。

老人患有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腿部受伤后因长期卧床,导致腿部肌肉萎缩较明显。主任医师符琳琳查看了老人的健康档案,了解其身体状态后,提出了针对性护理指导意见:平衡营养膳食,适度增加康复训练。

基于“医养结合”机制,专家们定期的“移动”式服务,不仅包括常规的专家巡诊、床旁清创护理,更可以让康养中心每一位入住老人都享受到检验标本冷链传送、远程体征监测等智慧医疗服务,体验“床边检验—云端诊断”高效诊疗。

据介绍,南山锦阁还特别设立“康复加油站”,由三甲医院康复治疗师驻点指导,实现从病床到养老床的无缝衔接,让术后老人出院后也能得到专业护理照料。

智慧中枢

健康数据驱动精准服务

在南山锦阁,经过健康评估后,目前约30%在住老人存在失能、失智情况。走进老人们的房间,智能床垫、紧急呼叫器等多样化智能监测设备全天候运作,工作人员可随时调取查看老人健康数据。部分老人手腕还长期佩戴可检测心率、血氧、活动轨迹等数据的智慧手环。

“老人一旦离开康养中心超过50米,我们就会收到警报提示,通过电子围栏能有效预防老人走失。”工作人员介绍,依托这些智能健康管理系统和智能设备,康养中心为在住的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时汇总老人健康数据与复兴医院共享。

作为“西城区老年综合评估及共病诊疗基地”,院方积极探索接入DeepSeek等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对老年人进行高风险状态评估和衰弱评估,更高效地给出个性化健康照料方案。

老年人属于认知障碍的高风险群体。为应对这一情况,医养结合双方联合推动“记忆守护计划”,即“老年主动抗衰老计划”,该计划借助规范、便捷且高效的医学量表评估与多模态早期筛查手段,运用数字认知训练系统,将老年认知健康干预的窗口期提前3至5年。在此基础上,院方为老人量身定制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抗衰弱训练,涵盖认知训练、防跌倒训练、心理健康辅导以及合理用药指导等,以此延缓认知疾病的发展进程,助力实现健康老龄化。

双向循环

医养互补激活资源流动

南山锦阁对老人健康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并与复兴医院实现数据共享。基于此,双方建立了“医疗—养老”双向转介机制,构建起“医院治病、机构康复、居家巩固”的三级服务体系,推动医疗资源实现精准流动。

据介绍,在双向转介机制建立之前,康养中心的老人若因病前往医院就诊,要历经挂号、排队、缴费、等候就诊等诸多环节,整个流程短则3至4个小时,长则需耗费一天时间。遇到急症,即便走急诊流程,也得花费1至2个小时。

而双向转介机制建立后,南山锦阁康养中心与复兴医院直接建立起沟通渠道。一旦老人突发急症,可直接从康养中心被送往病房,最大限度简化就医流程。“因为医生长期跟踪了解老人健康数据,患者最快可在30分钟内得到专业医疗救治。”主任医师王鹏解释道,测算显示,转诊响应时间缩短后,可使病人康复效率提升40%。

在双向转介机制下,南山锦阁不仅能快速转诊急症患者,还可承接医院转介的术后康复、失能失智长者。南山锦阁康养中心杨乃波院长介绍:“这些老人在术后或诊疗后虽达到出院标准,但仍需要相对专业的护理照料,当家庭无法满足此类需求时,南山锦阁能够承接这些人群的康复护理工作,充分发挥机构的专业优势,同时也能缓解医院医护资源紧张的压力。”

人才培养

双师认证破解人才瓶颈

作为北京市“医疗卫生合作单位”试点机构,南山锦阁康养中心此次与三级综合医院复兴医院的深度合作,标志着西城区在落实国家五部门《关于促进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双方计划建立面向养老机构护理岗位的“医养融合实训基地”,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开展“护理+”复合型人才培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老年病学、医学康复、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等模块化培训。

“我们正在探索‘双师型’人才认证体系,让医护人员同时具备医疗护理和老年照护双重资质,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促进医养结合持续发展。”杨乃波介绍。

西城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医养结合是在国家政策引领下养老服务的发展方向,随着医保支付衔接、远程诊疗等配套政策的落地,西城老年人将进一步实现“老有所医、老有颐养”的民生愿景。

文字:宫静

图片:相关单位供图

校对:王昭卢熙

审核:侯明月

签发:李卓

0 阅读:0